海戍江城动远旌,栖船载酒楚云平。
三山我欲寻仙去,万里谁能破浪行。
碧眼倭奴通汉语,黄须剑卒缦胡缨。
向予东指嵎峓穴,先□洪涛断巨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以下是逐句释义:
- “海戍江城动远旌”:在海戍的江城,远方飘扬着旗帜。这句话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边疆守卫。
- “栖船载酒楚云平”:船只停靠在楚国的白云之上,船上载满美酒。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饮酒的场景,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友谊。
- “三山我欲寻仙去”:我要去寻找三座仙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于道教思想的认同。
- “万里谁能破浪行”:谁能在万里之遥的海域中破浪前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航海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 “碧眼倭奴通汉语”:那些拥有碧眼的日本奴隶能说汉语。这句话揭示了当时日本的文化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和尊重。
- “黄须剑卒缦胡缨”:那些身披黄色胡须、手持长剑的武士们戴着华丽的胡帽。这句话描绘了日本武士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英勇精神的赞叹。
- “向予东指嵎峓穴,先□洪涛断巨鲸”:我向东指着那座险峻的山峰,先斩断巨鲸的头。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于征服自然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友情的聚会、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尊重以及征服自然的壮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友情和个人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