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南冠学楚吟,半生踪迹任浮沉。
秋风客路冯欢铗,暮雨山堂叔夜琴。
濮上故人闻独钓,山中丛桂得相寻。
归来不惜黄金尽,易水歌残壮士心。

【注释】

自:从;归:回到,返回;濮上: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李少卿:即李白,字太白。冯欢铗:指冯唐,西汉人,因失职被贬为楚地的低级官吏,后得重用。叔夜琴:《晋书·嵇中散传》载,嵇康有《琴赋》,“听其曲,虽清心寡和之响,终觉有慷慨踌躇于其间也。”叔夜是嵇康的号。丛桂:指桂花丛生之地,这里指山。易水歌:战国时秦将王翦灭燕后,燕太子丹送他到易水边告别,并作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赏析】

首联写诗人十年间飘泊江湖、浪迹天涯的生活历程。“十载南冠”句化用屈原《哀郢》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之语,表明自己与屈原一样,都曾身居朝廷,但因遭谗言被贬出京,流落江南。“学楚吟”三字点明诗题,表明诗人此时仍念念不忘楚国,思念故国,以“楚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半生踪迹任浮沉”五字写出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江湖的辛酸经历。

颔联写诗人在濮水一带的所见所闻。“秋风客路冯欢铗”,秋风凄瑟,旅途艰辛,诗人却仍然怀着希望之心,期待着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暮雨山堂叔夜琴”,暮雨蒙蒙,山堂寂寥,只有那叔夜(指嵇康)在弹奏《广陵散》,抒发他的壮怀激烈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濮水一带结交的朋友和他们的交往。“濮上故人闻独钓”,诗人在濮水遇到了老朋友,他们一起垂钓,谈论着世事沧桑。“山中丛桂得相寻”则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山中相聚的情景,相互攀谈着彼此的经历和遭遇。

尾联写诗人归隐后的感慨。“归来不惜黄金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金钱地位看得很淡,只在乎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易水歌残壮士心”,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表现出他对个人前途的担忧。

整首诗以诗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对濮水一带的山水景物、人物交往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