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宰承周赗,王官抱楚才。
堂封鸾诏下,铙吹锦帆开。
海汐鱼龙夜,仙官日月台。
相如夸负弩,旌节几时回。
上宰承周赗,王官抱楚才。
堂封鸾诏下,铙吹锦帆开。
海汐鱼龙夜,仙官日月台。
相如夸负弩,旌节几时回。
译文:
朝廷的重臣继承了周朝的赏赐,王公贵族怀抱着楚国的人才。
宫殿之上,皇帝的命令如同鸾凤之诏,宣告天下;船帆鼓满,锦簇的旌旗随风飘扬,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夜幕降临,海面上波涛汹涌,仿佛鱼龙翻腾;天上的仙官们,在日月台上忙碌着,他们的存在让天空更加明亮。
司马相如有负弩之举,但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子孝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壮丽的送别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和官员们的荣耀。首句“上宰承周赗”中的“上宰”指的是高级官员,“承”表示接受,“周赗”则是指古代的一种赠予,这里指周朝的赏赐。这里的“王官”则是朝廷中尊贵的官职,而“楚才”则暗指楚国的人才。
第二句“堂封鸾诏下”描述了皇帝的命令如同鸾凤之诏,宣布天下的情景。这里的“堂封”可能是指宫殿或官府,而“鸾诏”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表示命令或命令即将到来。第三句“铙吹锦帆开”则描绘了船只启航的场景,其中“铙吹”可能是指船上的乐器声,而“锦帆”则形容船只装饰华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后两句“海汐鱼龙夜,仙官日月台”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海潮汹涌如鱼龙翻腾,天上的仙人在日月台上忙碌,这两句既表现了自然的壮观,也寓意着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末句“相如夸负弩,旌节几时回”则引用了司马相如的故事,他曾经负弩射虎,但不知何时能归来,这里以司马相如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未知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朝廷官员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官员荣耀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未知未来的忧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