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声残换物华,断魂原不为思家。
不堪逆旅逢寒食,况复愁中对落花。
沅浦有怀捐佩玦,楚歌无调变龙蛟。
朱弦欲抚难成曲,水咽临湘起暮笳。
【注释】
中湘:指湖南一带。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人们禁火冷食,故称寒食。
杜宇:蜀地的山禽名,又名杜鹃。相传其声凄切哀婉,古人多以之代表忠义和离愁。物华:指春光,即物候变化。
逆旅:旅途中的客舍。逢:遭遇。
沅浦:沅水支流,在今湖南省西部,为古代送别之地;有怀:怀念。捐佩玦(jué):把玉佩赠给别人。楚歌无调变龙蛟:比喻楚地音乐的悲壮激越,而变得像龙和蛟一样狂野。朱弦欲抚难成曲:用瑟的七条弦来弹,但因为心情忧郁,弹不成曲调。水咽临湘起暮笳(jiā):江边吹起了凄凉的羌笛,好像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南一带作客时所写。首联写景,以杜宇鸟声的渐断暗示出春天即将结束、物华将尽的消息;颔联写情,写出了因思念家乡而不能过节、逢寒食节更添忧愁的心情;颈联写景,借对沅浦送别之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伤感,并抒发了因思乡而引发的悲愁之情;尾联写人,用古琴的七条弦不能弹出美妙的乐曲来比喻诗人此时的心情,最后两句更是通过“水咽临湘起暮笳”这一凄凉景象,来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苦。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