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僻无人到,安居似野僧。
柴门交岸竹,茅屋带溪藤。
煮粥宜杂稻,分茶间老菱。
百年堪乐此,生计日相仍。
【注释】
- 村僻无人到:村子偏僻,没有人来。
- 安居似野僧:住在这里像出家人一样。
- 柴门交岸竹:用竹子做成的柴门,靠在河岸边。
- 茅屋带溪藤:用藤条做的茅屋,靠近小溪。
- 煮粥宜杂稻:煮粥最好放一些米和豆子。
- 分茶间老菱:喝茶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菱角。
- 百年堪乐此:一辈子可以快乐地生活在这里。
- 生计日相仍:生活一天天延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简朴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二句“村僻无人到,安居似野僧。”描绘出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村庄偏僻,人迹罕至,但在这里,诗人找到了一种类似于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与世无争,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接下来的四句“柴门交岸竹,茅屋带溪藤。”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具体环境。用竹子做成的柴门,靠近河流,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用藤条做的茅屋,靠近小溪,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些都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最后两句“煮粥宜杂稻,分茶间老菱。”则描绘了这种生活方式中的生活细节。煮粥时加入一些米和豆子,喝茶时吃一些菱角,这些都让人们感到生活的丰富和有趣。
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简朴、和谐生活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