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欲出照昏黄,疏花密花枝尽香。
东邻腊酒味堪饮,无钱赊取答春光。
注释:寒月将要出来照见昏暗的天,枝头上梅花与花朵全都散发出香气。东邻酿造的腊酒味道好,可惜没钱赊账去喝。
赏析:此诗写冬末春初时梅林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平实,却富有画意,读来令人如临其境,仿佛能闻到梅花的清香,看到腊酒的醇美。
寒月欲出照昏黄,疏花密花枝尽香。
东邻腊酒味堪饮,无钱赊取答春光。
注释:寒月将要出来照见昏暗的天,枝头上梅花与花朵全都散发出香气。东邻酿造的腊酒味道好,可惜没钱赊账去喝。
赏析:此诗写冬末春初时梅林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平实,却富有画意,读来令人如临其境,仿佛能闻到梅花的清香,看到腊酒的醇美。
【注释】 1. 连日小斋闭:连日,即连日来。小斋,即书房。 2. 出门幽兴多:出门,出去散步。幽兴,即幽雅的兴致。 3. 青山云外断:青山,即青山山。云外,即云层外面。 4. 红叶树头过:红叶,指秋天的树叶变红。 5. 丛筱群飞雀:丛筱,指丛生的细草,筱,通“小”。群飞雀,即一群飞翔的小鸟。 6. 晴漪并浴鹅:晴漪,即晴朗的水面。浴,在水中洗澡。 7. 诗法到阴何:诗法,即诗的技法。阴何
宣州城外泊 宣城市,今安徽宣城。 宣州,唐宣州,治所在宣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市。 城外,指宣城城墙外。 古树已栖鸦,乌鸦在树上筑巢。 注释:宣州城外的古老树木上已经停歇着几只乌鸦。 译文:宣城城外,古老的树木上有乌鸦栖息。 赏析:这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 客路三千里,人烟八九家。 译文:客居他乡的道路有三千里之遥,沿途只见八九家的人家。 注释
【注释】 ①宴许晋仲清晖亭:宴,邀请。许晋仲,字子真,晋陵人。唐玄宗开元中,曾与李白、贺知章同游金陵。后为道士,隐居茅山。李白有《送许子归江东》诗。 ②开幽径:指开凿幽静的小路。 ③小亭:即清晖亭。 ④槛:栏杆。 ⑤野竹:野生竹子。过檐青:竹影穿过屋檐投下的影子是青色的。 ⑥胜绝:美景。 ⑦凉多酒易醒:天热酒易醉。 ⑧太玄经:指《太玄经》。许氏隐居茅山,与道教关系密切。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冬行虽寂寞,诗句总堪传。 - 注释:冬天行走虽然感到孤独寂寞,但我的诗篇却能流传下去。 - 解析:诗人通过“虽”字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寒冬,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情感,但同时也表明他的作品具有持久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这种表达方式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认知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不仅能够传递情感,还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后人传颂。
山寺 碧水流千转,青山绕百层。 过桥随小仆,入寺遇高僧。 石洞深连树,茅檐倒挂藤。 何时借禅榻,清夜看传灯。 译文: 碧绿的水流绕过山峦千百遍,走过桥后跟随仆人去山寺。进入山寺后遇见一位高僧。石洞与大树相连,茅草屋顶悬挂着藤蔓。什么时候能借来禅床,在清冷的夜晚看僧人点灯笼呢? 注释: 1. 碧水流千转:描述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流经山间曲折蜿蜒。 2. 青山绕百层:形容山峦层层叠叠,环绕着山寺
绩溪 落日衔孤嶂,行人到绩溪。 野桥通岸窄,茅屋隔林低。 邑古民还聚,官清政不迷。 小亭幽绝甚,足以慰羁栖。 释义:夕阳西下,余晖照耀着孤峰;行人来到绩溪。野桥狭窄地连接着岸边,而那高高的茅屋则掩映着林木的深处。这个古老的地方聚集了众多的人民,他们的官员清廉,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个小亭子位于偏僻之处,景色十分美丽,足以让旅居在外的人得到慰藉。 译文:日落时分,太阳被山峰吞噬,我来到绩溪。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宿新安驿时的心情和景象。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一宿新安驿,迢迢夜未央(第一句): 我在新安县的驿站中住了一夜。"一宿"表示短暂的停留,但时间感觉漫长。 - 有怀投赤县,无梦及沧浪(第二句): 我怀着某种思念投向了繁华的城市(指赤县),却没有梦到那片广阔的大海(指沧浪)。 - 土榻连苔色,风帘带月光(第三、四句): 我的床是粗糙的泥土做的,上面长满了青苔
【解析】 1. “出郊”的意思是“到郊外去”,本诗写于诗人被贬黄州时。“风雨”二句,以天气之晴好与阴雨作比,写出自己对政治失意的感慨。“人行深树里”是点明地点,“犬吠落花前”描写了作者在郊外所见所闻的景象。 2.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风景图,诗人用“白屋”“樵径”“钓船”“青山”“落花”“犬吠”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风光,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情感。 【答案】 译文:
【注释】 水阳:即安徽水阳江,在今安庆市北。 孤舟夜发时:形容夜晚船行之急。 帆风转羊角:指船上的帆在疾风中鼓起像羊角一样高。 樯:船桅。月带蛾眉:月色映衬着桅杆上的装饰物(或称“彩饰”,如彩绘)。 得归开箧笥:回家后打开箱子。 箧笥:箱匣,指收藏书籍的箱子。 示吾儿:给我儿子看。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寒冬时节乘舟夜行,途中见闻所感。首联写远客冬行处,孤舟夜发时;颔联写帆风转羊角,樯月带蛾眉
春行得驴字 春天出行快乐有余,何况还有酒樽相伴。 绿树成荫双鸟儿啼鸣,青山独行驴儿独自前行。 他乡真令人自得其乐,故里近在咫尺如何? 幸有能诗之友常相聚,清谈数起我心欢畅。 译文: 春天出行的快乐让我感到满足,更何况还有美酒相伴。 绿树成荫,鸟儿在树梢欢鸣;而我在青翠的山路上独自骑行,仿佛只有这一片青山与我为伴。 虽然身处他乡,但我却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在,仿佛与世隔绝一般。
《梅花九首》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组咏物诗。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并给出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孤山山南湖水西:孤山上的湖水之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2. 花蕊个个压枝低:每朵花的花瓣都低垂于枝头,如同羞涩的女子低头。 3. 别来江海若怜汝:自从离别后,江海是否还能记得我? 4. 那得春风生杖藜:怎能盼到春风使拄杖的老人重获生机。 - 关键词注释: 1.
【注释】 梅花绝句九首:指唐代诗人王冕的诗作。梅有四德,即“梅寒不惧、梅香不逐、梅洁无瑕、梅姿高逸”。这首诗是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的特点。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西南面的一座山,因山上多梅树,故名。 幽心:深藏不露的心性。 雪色如双鬓:形容梅花洁白如雪。鬓,指女子的发髻旁垂在额前的短发。 拄杖冲寒细细吟:拄着拐杖,顶着严寒,细细地咏赞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不畏严寒
诗句解释: 1. 不是爱梅频赋诗,出尘标格少人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多次写诗赞美梅花,但因为其超然物外的品格,鲜为人知。 2. 来蜂去蝶应无数:描述了蜜蜂和蝴蝶等昆虫围绕、飞绕着梅花的情景。 3. 偷眼幽禽却为谁:描绘了一只鸟类(可能是画眉)悄悄地窥视着梅花,但似乎在思考,“为谁”在这里指的是它为什么对梅花感兴趣。 译文: 不是经常吟咏梅花的诗,而是出尘脱俗的品格很少有人了解。
《梅花绝句九首》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共九首。此诗表现了诗人在早春时节骑驴寻找灵感的情景,通过对春天的感受和创作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首: - 诗句:忍冻骑驴早得春 - 译文:忍受着寒冷的天气,骑着驴子早早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 赏析:《梅花绝句九首》用“高士”和“美人”比喻梅花,将梅花塑造成传统的隐士、高士或美人
闻人梦吉挽诗十韵 乡选联科目,儒官领缙绅。 横经数十载,负笈二千人。 业与河汾并,名将稷下邻。 绣衣徒荐剡,朱绂懒萦身。 践履追前辈,光辉振后尘。 丹丘鸣凤下,沧海泛鸥驯。 宿草经长夜,飞花落晚春。 泗山环马鬣,鲤水戏鱼鳞。 最忆凝熙谥,还胜贞曜伦。 斯文日陵替,执笔为酸辛。 注释: 1. 乡选联科目:在家乡参加科举考试并成功。 2. 儒官领缙绅:作为官员,拥有很高的声望。 3. 横经数十载
【注释】 养誉:养,保养;誉,声誉。超俗:超出凡俗。延龄:延寿。得仙:指得到长寿。风生谈满座:形容谈锋锐利,气氛热烈。霜染发垂肩:鬓发霜白下垂。锦里青山外:锦里,今成都市的古称。青山,指成都附近的山脉(青城山)。金城碧水边:金城,即金堂县,位于成都北边,有山有水。五牸:指五头母牛。一狐贤:用一个狐狸来比喻贤才。筼筜谷:竹柏丛生的山谷。䆉稏田:耘田用的竹器。躬耕:亲自耕种。疲不厌:虽辛苦也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