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闽海结茅堂,海上相思更渺茫。
地气未春先见草,山风迎腊不飞霜。
林深采药窥猿啸,田熟开书觉稻香。
我欲移家同避世,可能白发老沧浪。
【注释】
- 闽海:今福建一带,因地处海滨,故称。
- 结茅堂:建造草庐,隐居于山林之间。
- 海上相思更渺茫:在海上思念故乡之情更加深远而难以言表。
- 地气未春先见草:指气候已暖,植物开始生长,但大地的阳气尚未完全显露出来,草木就已开始萌芽。
- 山风迎腊不飞霜:山风吹拂而来,迎着腊节却不曾吹落寒霜。
- 林深采药窥猿啸:在树林深处采药时,听到了猿猴的叫声。
- 田熟开书觉稻香:在田地里熟了,打开书籍闻到了稻谷的香气。
- 移家同避世:想搬到那里去,与世人一同隐居。
- 沧浪:这里指大海。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朋友之作。诗人以“故人”开头,表达了对陈履吉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从诗句的内容来看,诗人以“故人闽海结茅堂”起笔,表达了对陈履吉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人在闽海之畔结茅堂,与故人共度时光,这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盼。接着,诗人以“海上相思更渺茫”收束前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海上的相思之苦愈发深沉,如同大海一般浩渺无际,令人心生无限感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他写到“地气未春先见草”,意指大地的阳气尚未完全显露出来,草木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这里的“先见草”既是一种自然的写照,也寓意着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已经超越了季节的变化,始终如一。同时,诗人还写到“山风迎腊不飞霜”,意指山风迎着腊节而来,却不曾吹落寒霜。这里的“迎腊不飞霜”既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春天般温暖而持久。
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他写到“林深采药窥猿啸”,意指在树林深处采药时,听到了猿猴的叫声。这里的猿啸声既是大自然的美妙之声,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同时,诗人还写到“田熟开书觉稻香”,意指在田地里熟了,打开书籍闻到了稻谷的香气。这里的稻香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诗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诗人以“我欲移家同避世”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他希望两人能一起搬到那里去,与世人一同隐居。这里的“同避世”不仅是对生活的选择,也是对彼此情谊的珍视和珍重。
这首《寄陈履吉》以故人情深、山水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堪称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