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觅方壶路,千山萦绀园。
修篁斜引径,高阁直临门。
人迹罕能到,蝉声空自喧。
悟知清净理,绕殿水潺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方壶 细觅方壶路,千山萦绀园。修篁斜引径,高阁直临门。人迹罕能到,蝉声空自喧。悟知清净理,绕殿水潺湲。”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写出该诗的译文,并分析该诗的意境特点。
方壶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此借指仙境,也暗含作者的理想境界。首联写诗人在寻觅仙境时所经的路途:一路上有山峦叠嶂,环绕着一座青绿色的园林。“细觅”二字,道出了诗人追寻仙境时的虔诚心态。次联写诗人在仙境之中所见之景,“修篁”即修长的竹子,这里指代仙境中的青翠竹林。“斜”,字意双关,一方面形容竹的生长姿态优美;另一方面,又暗示了仙境中山路曲折,幽深难辨的情状。“径”“门”两字互文见义,指出了通向方壶仙境的道路和方壶仙境所在的方位。三联描写仙境中的环境,无人涉足,只有蝉鸣之声空自喧嚣,衬托出仙境的幽静和神秘。四联写诗人在仙境中悟到了人生道理,领悟了清静的哲理,从而感到心境宁静,如绕殿的水流淌不息。“悟”“知”一词,表明了诗人由迷惘而顿悟,由困惑而明理的心路历程。“绕殿”一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流水在方壶仙境中穿行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快乐。
【答案】
方壶
细觅方壶路,千山萦绀园。
修篁斜引径,高阁直临门。
人迹罕能到,蝉声空自喧。
悟知清净理,绕殿水潺湲。
译文:
细细探寻通往方壶仙境的道路,只见群山环抱,宛如一幅青绿色的画卷。青翠的修竹斜倚在山路上,引领着我向仙境的方向行进。高耸的阁楼直插云天,仿佛与仙境相连接。很少有人涉足那里,只有蝉鸣声在空旷的地方回响。终于领悟了清静的道理,如同绕着宫殿的溪流潺潺流淌。
赏析:
这是一首游仙诗。诗的首联写诗人在寻觅仙境时所历之途:一路上群山环抱,环绕着一座青绿色的园林。“细觅”二字道出了诗人追寻仙境时的虔诚心态。次联写诗人在仙境之中所见之景:青翠的修竹斜倚在山路上,引领着他向仙境的方向行进。“斜”字既形容了竹的生长姿态优美,又暗示了仙境中山路曲折幽深的特点。“高阁”一词则直接点明了仙境所在的位置——它直插云天,仿佛与仙界相连。三联描写了仙境的幽静和神秘。“人迹罕能到”,“蝉声空自喧”,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仙境远离尘世烟火、幽静神秘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四联写诗人在仙境中领悟到了人生的道理,领悟了清静的哲理,从而感到心境宁静,如绕殿的水淌不停。
这首诗以“方壶”为题,借用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来隐喻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境地。诗中描绘了诗人从现实出发追求理想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心灵变化。诗人以寻访仙境为主线,通过对仙境中山水林木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