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隐青门不识尘,碧桃花下白纶巾。
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声米舍人。
半板水扉兼竹净,一间草阁与山邻。
闲情不及鸥先往,几度相思入梦频。
【译文】
高隐青门不染尘,碧桃花下白纶巾。
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声米舍人。
半板水扉兼竹净,一间草阁与山邻。
闲情不及鸥先往,几度相思入梦频。
【注释】
寄邵德昂:写给邵德昂的诗作。
青门:指洛阳东郊的一个城门名。
碧桃花下: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境来写。
诗传画意:以诗人之诗能传画中之意为喻。
王摩诘:指唐朝诗人王维(字摩诘)。
米舍人: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半板:形容简陋的房屋。
竹净:形容环境清幽。
草阁:茅草盖的小屋子。
鸥先往:像海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向远方。
相思入梦频:因想念对方而多次进入梦境。
【赏析】
此为一首七绝。全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联“高隐青门不识尘,碧桃花下白纶巾”。诗人用“高隐”,表明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用“不识尘”,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在“碧桃花下”这一自然景色之中,“白纶巾”是读书人的装束,这既点明了诗人的行踪,又写出了他的身份、性格和情趣。
颔联“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声米舍人”。诗人把隐居生活比作“诗画”,可见其生活之雅致;将“船载书声”比喻为“米舍人”,可见其生活之清贫,但正是这种清贫的生活,更显出他的高尚人格。
颈联“半板水扉兼竹净,一间草阁与山邻”。“半板”形容简陋的房屋,这里借代自己的居所;“竹净”则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草阁”与“山邻”,形象地勾画出一幅隐居者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景象。
尾联“闲情不及鸥先往,几度相思入梦频”。“闲情”指的是诗人的情怀和情趣,他觉得自己的心情比不上海鸥那样自由自在,而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却常常入梦。
这首诗通过描写隐居生活的环境和情趣,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