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蒹葭水庙东,客心争渡晓鸡中。
平芜落月三湘路,千里孤舟一雁风。
别去乡关犹在梦,老来江海尚飘蓬。
何因得似闲鸥鸟,两两沙边睡正浓。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析
  • 曾记蒹葭水庙东,客心争渡晓鸡中。:“曾经记得蒹葭生长在水庙的东边,客居他乡的我心怀着竞争渡口,等待清晨的渡船。”
  • 平芜落月三湘路,千里孤舟一雁风。:“平坦的野草上,月亮悄然落下,仿佛是洞庭湖上的一条三湘之路,孤独的船只载着一只大雁飞翔。”
  • 别去乡关犹在梦,老来江海尚飘蓬。:“离别故乡的思绪还停留在梦中,岁月流转,我已在江湖漂泊如飘荡的蓬草。”
  1. 译文
  • 曾记蒹葭水庙东,客心争渡晓鸡中。:记得曾经在水边的蒹葭旁边,我在晨曦中等待渡过的渡船。
  • 平芜落月三湘路,千里孤舟一雁风。:平坦的原野上,月光洒下,如同三湘路上的景色,而那千里之外的孤舟,载着一只大雁,随风飘扬。
  • 别去乡关犹在梦,老来江海尚飘蓬。:离开故乡的思绪仍在梦中徘徊,我已在江海之间漂泊,如同飘动的蓬草。
  1. 赏析
  • 这首诗以“曾记”开头,回忆了诗人在水庙旁等待渡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留恋。
  • “平芜落月三湘路,千里孤舟一雁风”通过描绘洞庭湖上的三湘之路和孤舟上的大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遥远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别去乡关犹在梦,老来江海尚飘蓬”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