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鹊栖难稳,飘蓬任所如。
昨来犹逆旅,忽报有高车。
庭次堪留客,城隅为索居。
时闻话潼谷,吾志亦归欤。

【注释】

惊鹊:喜鹊。惊:受惊,这里指鹊惊。栖难稳:鹊因惊而飞不安稳。

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这里用来形容人行迹不定。所如:任凭怎样去。

逆旅:客舍。

城隅:城门附近。索居:无地容身,借指流落。时闻话潼谷:时时听到谈论潼关的战事。潼谷: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

吾志:我的愿望。归欤:归去吧。

【赏析】

此诗是诗人王维晚年所作,表现了其壮志未酬的忧思。首联写诗人对世事的忧虑;颔联写自己漂泊无定,寄人篱下的生活;颈联写自己虽寄人处却仍关心故国,有报效国家的决心;尾联写诗人希望早日归家。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流畅。

“秋夕王潼谷度支见访”一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王潼谷为唐代名士,官至度支使,与杜甫友善。《旧唐书》说他“才藻富赡,工于五言诗”。

首句以惊鹊自喻,说自己像喜鹊一样,因为被惊扰而不能安身,只好随遇而安。这两句是说诗人因战乱流离失所,生活没有着落。

“昨来犹逆旅”一句,承上启下:“忽报有高车”,是说诗人刚到潼关,就接到友人的邀请。这两句是说,自从战乱以来,他辗转奔波,寄人篱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三、四句写诗人寄人篱下却仍关心故国。“庭次”即庭院中。“城隅”即城门附近。这两句是说,尽管诗人寄人篱下,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希望能早日回到故乡。

五、六句写诗人虽寄人处却仍关心故国,有报效国家的决心。前一句承上文“时闻”而来,后一句则是从下文“归欤”而来。这两句是说,尽管诗人寄人篱下,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希望能早日回到故乡。

末二句是说,诗人希望能早日归家,实现自己的抱负。

王维的诗歌多写景,善于抓住最能体现季节特征的景物,抒发感情,表达理想。此诗亦是如此。首联写诗人对世事的忧虑;颔联写自己漂泊无定,寄人篱下的生活;颈联写自己虽寄人处却仍关心故国,有报效国家的决心;尾联写诗人希望早日归家。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流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