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临淄路,顷缘梦里看。
村居还昨似,树色正冬残。
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
忽然疏竹雨,催觉曙衾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诗句大意,理解内容要点;体会思想情感,领悟作者创作意图;赏析精彩语句。
“万里临淄路”,临淄,春秋时齐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淄博市。这里指诗人梦中的行程。
“顷缘梦里看”,因梦而见,故有“缘”字。
“树色正冬残,村居还昨似”,冬残,犹残冬,指岁暮天寒景象,此句是写诗人所居之村。
“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言旧交、亲友,殷勤款留,殷勤劝饮。
“忽然疏竹雨,催觉曙衾寒”,突然之间,稀疏的竹林间传来阵阵雨声,使诗人从梦中惊起,感到一床薄被已变得冰冷。
【答案】
译文:我梦见自己沿着千里迢迢来到临淄,一路上只见一片茫茫雪野。醒来一看,原来是一场梦。我住在一个村庄里,这村庄和从前一样。路上遇见老朋友,热情地招待我,劝我多吃饭。忽然之间,稀疏的竹林中飘来一阵雨声,我从睡梦中惊醒,一觉醒来已是早晨,只见那薄薄的被子已经变冷了。
注释:①临淄:古地名,在今天的山东淄博附近。②顷:片刻。③梦:做了一场长夜不寐的梦,梦见自己到临淄去。④村居:作者所居住的地方。⑤昨似:与过去相似。⑥道旧:讲旧事。⑦怜余:同情我,可怜我。⑧勉饭餐:勉强地吃了一顿早饭。⑨忽然:突然之间。⑩疏竹雨声:稀疏的竹林中传来一阵雨声。
赏析:
首联“万里临淄路,顷缘梦里看。”写梦境中的行程。临淄,春秋时齐国都城,在今山东淄博市。诗人梦中行经临齐,这是诗人的想象。“万里”一词,极言其远,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文选》注:“齐东莱郡治临菑县,临菑县西界即临齐也。”由此可知,诗中之临淄,应为东莱临菑一带。“临淄”,是古代齐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经济和文化较发达的城市之一。《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夷狄斯居。”《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对曰:‘君谓许季,不腆于敝赋,以犒从者,亦唯命。岂敢厌君?”齐景公派兵侵鲁,大夫曹刿请见,鲁穆公说:“寡人有老臣曰曹刿,其为人可使令也……”《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国语·晋语》:“昔周成王封唐叔于唐,以为夏后之苗裔,以通于商。实惟土着,夹辅周室。”这些史实说明,临淄作为当时的文化古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当时还是一座繁荣富强的城市。
“村居还昨似,树色正冬残”两句,描写梦中的景色。“还昨似”,表明诗人的梦境与现实非常相似。他仿佛回到了故乡的村舍,看到了故乡的树木和景物,但此时却是冬天的末尾,天气寒冷。这里的“昨”和“残”,都是用来形容季节的词语。这两个词的使用,既突出了诗人梦中所见景物的特征,又暗示出诗人此刻的心情:他仿佛回到了故乡,但又似乎不是真正到了故乡,因为此时正是冬季末梢,天气寒冷,所以诗人感到有些凄凉。这种心情,正是由于他在梦中经历了长途跋涉才产生的。
三、四两联是写梦中与故人之交往。“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诗人梦中来到了一个村庄里,遇到了老朋友。他们互相问候、交谈,十分亲切。“怜余”,意思是同情我、怜悯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又梦见自己被劝食进餐。“勉饭餐”,即勉强地吃一顿饭。《史记·管晏列传》:“管仲贫困,尝与鲍叔谋为田耕。”后来成为好朋友。这两句反映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六两句是写梦中听到雨声的情景。“忽然疏竹雨声”,是说忽然之间听到了稀疏的竹林中传来的雨声。这两句写出了梦境中的环境气氛的变化:原本寂静的山村突然被疏竹雨声打破了,使诗人从梦中惊醒。这个声音可能是由远处传来的雷声引起的,也可能是由竹林内的其他原因造成的。无论是什么原因,它都使诗人从梦中惊醒。这一情景既与前两句相呼应,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八两句是写梦中被唤醒后的情境。“催觉曙衾寒”,意思是突然被雨声惊醒后,感到一床薄被已经变得冰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寒冷的感受以及被雨声惊醒后的惊恐之情。同时,这也揭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梦中所经历的种种场景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