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忧难歇,秋风弥自怜。
云深疲去雁,露冷咽鸣蝉。
薄命贫仍病,疏心悔更愆。
无闻圣所戒,而我已兹年。

【注释】秋怀:秋天的感怀。耿耿忧难歇:忧虑重重,难以平息。弥自怜:更加感到凄凉。云深疲去雁,露冷咽鸣蝉:大雁飞往远方,蝉在露水中悲鸣。薄命贫仍病:命运多舛,贫穷而身体患病。疏心悔更愆:心里悔恨当初没有遵循圣贤教诲。无闻圣所戒,而我已兹年:没有听到过圣人所说的戒惧之言,自己已经到了这样的年纪了。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与哀叹的诗。诗人在秋风萧瑟、露寒蝉噤的季节里,深感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因此发出了深沉的喟叹:“无闻圣所戒,而我已兹年。”他感叹自己未能及时觉悟,辜负了先贤的教诲,以致到了这等地步。

全诗从时间上落笔,由今及昔,由己及人,层次清晰。首联“秋怀时吾生已二十九年”,是发端,点明题旨。“耿耿忧难歇”,写诗人心中郁结着难以排遣的愁苦与焦虑。“秋风弥自怜”,进一步抒写内心的忧伤。“弥”字,突出“自怜”。“秋怀时”,“时”者,时节也。“二十九年”,指从作者记事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二年光景。此句言,岁月流逝,转瞬即逝,而诗人却仍未能悟得圣贤之教,不能及时醒悟,反使时光虚度,徒自嗟伤而已。

颔联以景语起,写秋日景象:大雁远去,声声悲鸣;寒蝉啼叫,声声凄切。“云深”“露冷”,渲染出凄清的氛围,“疲去”“咽鸣”,表现大雁与蝉对秋风的无奈之情。这两句写景中含蕴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感情。

颈联直承上联而来,写诗人自身的处境。“薄命”指命运不好;“贫”指经济贫困;“病”指身体有病。“疏心悔更愆”,写诗人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圣贤教诲,以致落到如此地步。

尾联以议论作结,总结全篇,并抒发感慨。前文写诗人因未能及时觉悟而造成今日的局面,后文则写“未闻圣所戒”的结果,“兹年”二字表明其时已经相当高龄了。“无闻”与“而我”相对,突出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遗憾。

这首诗反映了一个有志之士在现实面前的失落与无奈,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追问。诗人以秋风、大雁、蝉鸣等自然景象作为比喻,抒发了内心的忧愁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圣贤教诲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