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
揆余企高䠱,颇亦悦幽情。
永惟故山日,桃李此时荣。
萋萋原上草,粲粲园中英。
翠茎浮涧藻,丹葩艳山樱。
疏池纳文鲤,伐木候春莺。
阳泽今岂异,抚物阻神京。
昔人叹非土,能不念吾耕。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此诗前四句写陶令辞归,漆叟称达生;第五至九句写诗人在乡日暮时之感慨;第十至十八句写诗人在故乡所见到的景物;后六句是全诗的小结,抒发了作者归隐之情。
第一句:“春日怀归”点题。“春日”,即春天,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怀归”,即怀念故乡的意思。
第二句:“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归去来兮辞》中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柏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几句写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和心境。其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二句,是诗人对自己归隐后所作《归去来兮辞》的自序:“余念童稚之戏游,足使人心喜忘老氏之所以有渐也。……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揆余企高䠱,颇亦悦幽情。”这是陶渊明写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曾写过一篇《归去来辞》,其中有这样的话:“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意思是说:登上东边的山岗放声长啸,面对着清澈的溪水吟咏诗歌。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以求得解脱,快乐吧!还有什么好疑惑的呢?陶渊明辞官回家以后,过上了一种隐居的生活。他喜欢种菜、养鱼、读书、饮酒、弹琴、下棋等种种活动,而且写出了很多优美的诗篇。这首诗开头两句就是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两句话是说:归去吧,田园已经荒芜了,怎么不回去呢?“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陶渊明写了《归去来兮辞》,漆树老头儿也自称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陶渊明写了《归去来兮辞》,漆树老头儿也自称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与他们相比,虽然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但我却很快乐。这里的“揆余”(我)指的是自己,“企高䠱”即攀高,比喻仕途升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攀高(比喻仕途升迁)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但我很快乐。因为我现在能过着一种闲适的生活,心情也很愉快。
“揆余企高䠱,颇亦悦幽情。”这两句是说自己攀高(比喻仕途升迁)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企高䠱”),但也很高兴(“颇亦悦幽情”),现在能过着一种闲适的生活。
第三句:“永惟故山日,桃李此时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常常想念故乡的景色,桃花开的时候,桃树和李树都长得茂盛。这句中的“永惟”即常常想起、思念的意思(“永”通“咏”,“谓思慕不已之意”)。这两句是说:我常常想念故乡的景色(“咏”),桃花开的时候,桃树和李树都长得茂盛。这里的“桃李”代指故乡。
“萋萋原上草,粲粲园中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原野上的草长得绿油油的,园子里的花也开得灿烂灿烂。“萋萋”,形容草长得繁茂的样子(“萋萋”一词出自《诗经》)。《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第四句:“翠茎浮涧藻,丹葩艳山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涧边水中长着绿色的水草,山上开着鲜艳的花朵。“翠茎浮涧藻”中的“涧藻”指涧边水中长着的绿色水草,“丹葩艳山樱”中的“山樱”指山上开着鲜艳的花朵。
“疏池纳文鲤,伐木候春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池塘里养着一群鲤鱼,在树林里等待着春天的黄莺。“疏池”即池塘。
“阳泽今岂异,抚物阻神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阳光下的泽地今天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可是抚摩万物却阻隔了我返回京城的道路。“阳泽今岂异”中的“阳泽”指阳光下的泽地(“泽,大水也。阳者,日光也。”)。“抚物”即抚摩或抚摸(“抚”意为抚摸,“物”即事物)。“阻神京”中的“神京”指京城(古代对京都的称呼)。
第五到八句是诗人对于故乡景色的描写。这些句子都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
“昔人叹非土,能不念吾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过去的人叹息说不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非土”指不是土地),难道我不思念自己的农田耕作吗?(“能不念吾耕”即难道我不思念自己的农田耕作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过去的人叹息说不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非土”指不是土地),难道我不思念自己的农田耕作吗?
【赏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故乡的美丽景象,并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此诗开头四句写陶令辞归,漆翁称达生。陶令,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田园诗一派。他出身仕宦之家,早年曾为州祭酒,后因遭诬被罢官归家。他的诗多表达退隐田园、躬耕自守的思想感情。“漆翁”,即漆雕子,姓漆雕,名开,战国时期的学者,相传他曾向孔子请教过如何治理国家。他主张治国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任用贤人、选拔人才、赏罚分明、注重实效、反对专权、崇尚自然等。后人把这些思想总结为“漆雕氏治天下”。他主张“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干预百姓的日常生活。他提倡“顺民心”,认为君主应该听取百姓的意见,实行仁政,做到“民无贵贱,无愚智”、“刑政必施于民”、“不偏不党,王道荡荡”、“善无主,百姓贵”。他的这种主张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要求。
第六句写诗人在乡日暮时之感慨:“永惟故山日,桃李此时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常常想念故乡的景色(“咏”)——桃花开的时候,桃树和李树都长得茂盛。这里的“咏”指思念(“咏”意为歌唱)、思念的意思。“桃李”借指故乡。
第七到九句写诗人在乡所见到的景物:“萋萋原上草,粲粲园中英。”“萋萋”,形容草长得繁茂的样子。这里的“原上草”泛指南方的原野上的草,也可指原野上的草木丛生的地方(“原上草”一词出自《诗经》)。《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的“原上草”是指原野上的草。这里的“粲粲”形容词词素之一,表示鲜明、灿烂的样子(“粲粲”一词出现在《诗经·卫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里的“园中英”中的“园中英”指花园里的花朵。这里的“园中英”也可以指园中的草木丛生的地方(“园中英”一词出自《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前,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
“翠茎浮涧藻,丹葩艳山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涧边水中长着绿色的水草,山上开着鲜艳的花朵。这里的“涧藻”指涧边水中长着的绿色水草。这里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