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子才通醉日书,长身早见载专车。
叶留宿雨鸾翎湿,鞭走新泥蠖节舒。
下马题诗添过客,借风清暑便邻居。
夜来半舫斋中月,壁影萧萧水墨虚。

【译文】

童子刚刚学会写醉日之书,高身早见载专车。

叶上留宿雨鸾翎湿,鞭上走新泥蠖节舒。

下马题诗添过客,借风清暑便邻居。

夜来半舫斋中月,壁影萧萧水墨虚。

【注释】

  1. 僮子:指童子。
  2. 才通:刚刚学会,通达。
  3. 长身:高大的身材。
  4. 载:装载。
  5. 叶:指树叶。
  6. 宿雨:隔夜的雨水。
  7. 鸾翎:凤凰的羽毛,这里用来形容羽毛湿润的样子。
  8. 蠖节:一种昆虫,其形态弯曲如屈膝状,用来比喻人的谦逊恭顺。
  9. 过客:路过此处的人。
  10. 清暑:消解暑气。
  11. 邻居:近邻的客人。
  12. 半舫斋中月:指在船中的书房里看到月亮。
  13. 壁影:墙壁的影子。
  14. 萧萧:形容声音或风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人物、景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

诗人以“僮子才通醉日书,长身早见载专车”开篇,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童子形象。他刚刚学会了写醉日之书,身高高大,早早地被载入专车。这一形象既展示了童子的才华和潜力,也暗示了他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所成就。

诗人通过对叶和鞭的描述,进一步描绘了童子的形象。“叶留宿雨鸾翎湿,鞭走新泥蠖节舒”,这里的“宿雨”和“新泥”都与童子的生活紧密相关,象征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而“鸾翎湿”、“蠖节舒”则形象地表达了童子的谦虚和恭顺。

诗人转而描绘了童子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下马题诗添过客,借风清暑便邻居”,这里的“题诗”既可能是诗人的行为,也可能是童子的作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体现了童子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他还能够借助风力消除暑气,为过客提供清凉。这些细节描绘了童子的善良和慷慨。

诗人以“夜来半舫斋中月,壁影萧萧水墨虚”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童子的形象。他不仅有着才华和能力,还具有高尚的品质。他能够在宁静的环境中欣赏明月,感受诗意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童子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才华和善良的形象。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