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
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㘭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
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
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
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
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莫釐山登高卷
洞庭湖雨后,山浮于水上。金庭玉柱,仙之所居。
翰林王君列位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㘭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
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
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
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
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注释】:莫釐山:指庐山。莫釐登高卷:即“莫釐”是庐山的代称,这里指庐山。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雨后,山浮于水上:湖水涨起,山好像漂浮在水面上,形容水势浩渺,山峦浮动。金庭玉柱,仙之所居:金庭、玉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翰林王君列位仙儒:王君是翰林院的官员,他名列仙儒之上是因为他地位很高,官位也很高。住隔万顷玻璃湖:住在湖中,隔着一万多顷的湖面。洪涛巨浪:巨大的波浪和洪水。相吞屠:相互吞噬。我欲从之老命虞:我想跟着它一起死。老命虞:意思是不想活了。海东文侯:指春秋时的鲁国文公。东海的文侯,目光锐利,看东西很细致。眼孔大:眼睛很大。视之不与㘭堂殊:看他的眼神和堂皇的气势一样没有区别。㘭堂:指堂皇的门楼或宫殿。眼中之人不可呼:眼中的人不能呼唤。翩然往就乔之凫:翩翩地飞向栖息的鸟。乔之凫:栖止的禽鸟。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文侯是吴国的长官,治理着方圆百里的山水。山灵河伯:山林的精灵和河神。受约束:受到限制。疑为后拥仍前驱:怀疑后面是跟随前面的队伍。高登莫釐尽奇观:登上莫釐山观看奇山异水,真是令人惊奇。云古未始今当无:古代从未有过这样的奇景。白波青嶂:白色的波浪和青色的山峰。坐可挹:坐下来可以舀水喝。红妆细马:穿着红色衣服的妇女牵着细长的马儿。来敢污:不敢玷污。两人傲睨万象表:两个人傲然俯视天下万物。但恐笑语天人狙:恐怕会被讥笑成天人共谈的事。挥毫抚景间:挥动毛笔描绘眼前的景色。杯酌:酒杯。作文竞与山描摹:写文章竟与山景相比拟。洵美我未识:确实美丽,但我还没有认识过它。翻意斯文相厚诬:翻过来的意思说,文人写的赞美文字都是虚伪的话。缘文作画:按照文字绘画。强鄙夫:勉强做卑下的事情的人。正如擿埴求其途:就像用手挖土寻找道路一样。茫茫意会复有咏:茫然地领会又有许多吟咏之作。长安西笑何其迂:长安西边嘲笑我是多么迂腐。有生不游山亦诮:一个人活着不游山,也是值得嘲笑的事。手搔白发吁嗟乎:用手搔头发叹息啊!
赏析:此诗为庐山游览题壁之作。诗人登山望湖,触景生情,遂作此诗以抒怀。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庐山的高峻险要以及作者登临时的感受。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仕途失意的无奈与悲愤,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悲哀。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动人,充分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