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色澄虞山,正与游人偶。
一年无多月,春三及秋九。
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
春风若招邀,是处闹花柳。
林华竞妍新,无复有恶丑。
间见丛绿中,远映红裙妇。
休云恼山谷,点缀亦可取。
抠趋识壮步,屡顿验皓首。
下上相追携,从高引衣手。
尚有散逸流,列石自俎豆。
老夫目中尽,未在逐逐走。
况当气力衰,孤坐还可酒。
三月九日舟泊虞山下,见游人络绎于椒麓间,可爱而赋
注释: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诗人乘舟停泊在虞山脚下,见到许多游人聚集在虞山的山坡和山顶之间。
译文:
霁色澄虞山,正与游人偶。
一年无多月,春三及秋九。
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
春风若招邀,是处闹花柳。
注释:
霁色澄虞山(霁色:雨后天晴时的天色) 正与游人偶(游人:指游客,此处指游人聚集)。
一年无多月,春三及秋九(一年:一年中,即一年的三分之一)。
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倾郭:城邑四周,即全城的人)。
春风若招邀,是处闹花柳(若:如果;是处:到处)。
林华竞妍新,无复有恶丑(林:树木;华:花)
间见丛绿中,远映红裙妇(映:照)。
休云恼山谷,点缀亦可取(云:这里指云雾;恼山谷:使人厌烦的山谷;点缀:点缀景物)。
抠趋识壮步,屡顿验皓首(抠:用手抓住,此处指伸手抓住;趋:快走;识:辨认;累:屡次;验:验证;皓首:白发老人)。
下上相追携,从高引衣手(下上:指上下;相追携:相追随;从高:指跟随高处;引:拉;衣手:拉衣袖);尚有散逸流,列石自俎豆(尚有:还有;散逸流:散漫流淌的水;列石:排列着石头;自:自己;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物;俎:盛肉的祭器;豆:盛食物的祭器)。
老夫目中尽,未在逐逐走(老夫:我;目中尽:眼中所见都是;逐逐走:追逐奔跑)。
况当气力衰,孤坐还可酒(况:何况;当:正当;衰:衰弱;孤坐:独自坐;还可:还可以;酒:喝酒)。
赏析:
《三月三日虞山上宴集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作者游览虞山时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文语言流畅,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