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输租人,米驳毙于棰。
【注释】
盗发:偷窃被发现。
输租人:交纳田赋的人。
米驳毙于棰:用棍棒打死了偷米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揭露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诗篇之一,写一个地主发现他的佃户偷了他的粮食,于是用棍棒打死了他。全诗通过描写地主与贫农之间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难和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如何输租人,米驳毙于棰。
【注释】
盗发:偷窃被发现。
输租人:交纳田赋的人。
米驳毙于棰:用棍棒打死了偷米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揭露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诗篇之一,写一个地主发现他的佃户偷了他的粮食,于是用棍棒打死了他。全诗通过描写地主与贫农之间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难和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朱颜与白发,掩镜两茫茫。 - 关键词:朱颜、白发、掩镜、两茫茫 - 注释:朱颜,指年轻时的红润面庞;白发,指年老时的银发。掩镜,指遮住脸以遮掩自己的衰老面容。两茫茫,形容岁月流逝,青春已逝,人已老去,面对镜子时感到迷茫和无助。 - 译文:年轻的时候,我的脸上有着如红霞般美丽的光彩;如今,满头的白发映衬着憔悴的面容,面对着镜子也显得茫然无措。 - 天地大梦宅,烟花一戏场。
【注释】 经陈永之:指代《经陈郡》。经,通“经”。 委巷:狭窄的街道。 昔来时:过去的时光。 贤者:贤德的人。 留相忆:留下思念。 又谁:还有谁。 草蛩(qióng):蟋蟀。蛩,一种昆虫,善鸣。语在:声在。 树鹊:喜鹊,常在树上筑巢。故巢移:旧巢已迁。 一如此:都是这样。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抒写诗人对往昔贤士陈郡太守殷淑的怀念之情。 首联:“分明经委巷,不是昔来时。”这两句是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把酒吊往迹,茫茫几鹿游 - “把酒”:以酒为伴。 - “吊往迹”:凭吊前人遗迹。 - “茫茫”:模糊、无边无际。 - “几鹿游”:像鹿一样在无边的水域中徘徊。 - 译文:手持酒杯,凭吊那些已逝去的历史遗迹,如同在无边的水域中彷徨,不知何处是归处。 2. 兴亡两国梦,感慨一台秋 - “兴亡”:指国家的兴盛和衰败。 - “两国梦”:两国(指吴国和蜀国)的梦想与抱负。 -
【注释】: 十二月一日,即十二月初一。亡儿附主于祠,意为将死去的儿子的魂灵附在祠堂里。 悲伤未辍泪,又及免丧期,意为悲痛不已,泪水不断。 碌碌有穷日,冥冥无尽时,意为忙碌地度过一天又一天,而生死轮回永无尽头。 破家支老力,瘦骨裹空皮,意为耗尽家中所有钱财,使老弱之人受累,身体消瘦,皮肤干瘪。 以汝附祖食,幽魂安可知,意为你跟随祖父一起吃饭,你的魂魄怎么能安宁呢? 【赏析】:
【解析】 “示复儿”是题目。全句的意思是:告诉你的孩子要诚实守信,不能随意说谎。 “言语不可苟”,意思是说话不能随便,要有诚信。“谨之应免尤”,意思是谨慎行事才能避免错误和责备。 “使听人不厌”,意思是使人听了不觉得厌烦,说明说话的人善于言辞。“容察实无浮”,意思是听取别人意见,不会轻率地做出判断。“当识寡为吉”,意思是知道少才是福气。 “勿令轻起羞”,意思是不要因为一时的过失就轻易地感到羞愧。
黄道士醉死 黄道士喝醉了酒死了,他的老师也因醉酒而死。 坟借糟丘筑,碑将酒德书: 他死后的墓地借用酒坛堆砌而成,墓碑上刻着酒德(喻指饮酒的品德)字样。 足跳跌后跛,面涨疸时虚: 形容他死后,脚走路不稳,脸色发红浮肿,身体虚弱。 化去不留影,吾诗真写渠: 说他死后没有留下影子,我的诗歌真实地描绘了他。 注释: - 黄道士:指一个因饮酒过度而死亡的人。 - 汝师缘醉死:你的老师也是因为醉酒而死的。
【注】这首诗是诗人对市井小民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与世俗生活保持距离的思想。 和僎公韵 —— 应和僎公的诗韵。僎,姓,唐代诗人。 诗僧随分住 —— 和尚随意住在市井之中。 比屋地俱俗 —— 每户人家都过着庸俗的生活。 隔帘人自闲 —— 隔着帘子看,人们都是闲散无为的样子。 道同潭性彻 —— 佛性透彻如同水潭的清澈。 法化石头顽 —— 佛法教化如石般坚定不移。 吟思充行脚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双寿为钱时用赋 严算方周甲,慈筹稍一先。 岁年成上下,天地与因缘。 春酒百花下,南山双闼前。 儿郎新举子,父母老神仙。 逐句解释如下: 1. 严算方周甲(严算):指的是严嵩,字惟中,号周甲。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曾担任过内阁首辅等重要职务。这里的“周甲”是表示他年龄已经达到五十岁了。 2. 慈筹稍一先(慈筹):这里的“慈”是慈爱、慈祥的意思。“筹”是一种古代的货币单位
晚出过邻家小酌 两旬方一出,门外事纷拿。 鱼促春波浅,鸟争林日斜。 老夫倾竹叶,稚子捉杨花。 小坐聊乘兴,犹堪感物华。 【注释】: 晚出:晚上出去。邻:靠近,邻近。 两旬:十天。 事纷拿:事情纷繁繁杂。拿:办。 鱼:指游动的鱼。促:催促。春波:春天的波浪。浅:浅薄。 鸟:飞鸟。争:争斗。 老夫:年老的人。倾:倾倒。竹叶:酒名。 稚子:小孩子。捉:抓取。杨花:柳絮。 小坐:稍作停留。聊乘兴
洪城奇遇 先后萍蓬迹,洪城此夜杯。 星因贤者聚,朋自远方来。 返驾白驹谷,集灵丹凤台。 文章留健羡,千载识奇才。 注释: 1. 先后萍蓬迹: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涯。 2. 洪城此夜杯:洪城,指洪州的名胜古迹,如洪州塔等;此处可能是指洪州的一个夜晚,诗人在此地饮酒作诗。 3. 星因贤者聚:星宿聚集的地方,这里比喻文人墨客相聚的地方。 4. 朋自远方来:朋友从远处赶来。 5. 返驾白驹谷
小窃虽饥寒,巨猾实扇起。 十百相党群,刀殳弄凶技。 前邻遭砟关,逼货炙妻子。 后邻发重堤,进舟当门舣。 担负亦公然,罄室乃云止。 稍或有牴牾,人戮庐亦燬。 无何哄西村,旋复啸东里。 通川及要路,宵征绝行李。 检刮空腰缠,体至衣裘褫。 天寒冰载路,沟壑何不委。 家家夜结束,老少泣以俟。 一息苟奠安,天明各相喜。 正念一井闬,搔动乃如此。 江东连江湖,固是盗所倚。 禁弛气则张,类滋势难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表达了他对李贞庵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解释: 1. 九鼎忙忙作人饵,头白眼花朝鼓里。 - “九鼎”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九个大鼎,象征着权威和地位。“忙忙作人饵”形容李贞庵忙碌的生活状态,如同为人们提供食物一样重要。“头白眼花”则形容他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充满活力。“朝鼓里”可能是指他的生活节奏紧凑,如同早晨击鼓般迅速。 2. 先生有才足补衮,有俸未足充妻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拣瓜词》。下面分别对诗的每一句进行解释: - 第一句:“累累黄台瓜种者,欲求售碌碌买食。” 注释:这里指的是“黄台瓜”,一种水果。诗人用“累累”来形容黄台瓜的多,暗示着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黄色,而忽略了它的内在价值。这里的“碌碌”表示那些只追求表面利益,不注重内在品质的人。 - 第二句:“人择美弃其陋大,小各随形偏正亦。” 注释
海东衡沙浮半洋,夹亘颇与崇明长。鱼盐芦苇货攸聚,利启争夺循为常。中有兼并两豪族,施恃其勇董恃强。 注释:海东衡沙,指大海。衡沙,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夹亘,指纵横交错。鱼盐,指渔业和盐业。芦苇,指芦苇丛。货,指货物。攸,同“所”。聚,聚集。启,开启、打开,引申为利用的意思。循,遵循、依循。常,常态、常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海洋中渔盐芦苇丛生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注释】 海雠行 “海雠”是古代对仇敌的称呼,这里指吐蕃。 坑之则肆未免祸,拯之且暇曾无伤: 若将他们杀害,则不免招来大祸;若想救援,又何妨? “姚房”即姚州,今云南姚县,唐时为南诏都城。 【译文】 若将吐蕃人杀尽,则难免遭祸患;若想救援,也无妨。唐玄宗英明,宰臣正直,如今岂能说没有像姚州的城池那样可以攻取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边患的担忧。首句“海雠”二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火葬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吴俗火葬 - 火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习俗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认为火可以驱邪避凶。火葬的方式是将死者的尸体放入火中焚烧。 - “坏吴俗”表示火葬在吴地(指古代的吴国地区)已经盛行,成为了一种风俗。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死亡的态度和观念。 “沿愚罔知教”表示人们沿袭着愚昧无知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