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发墨为白云,忽看一幛千氤氲。
徐卿新堂虚北壁,谁谓不堪持赠君。
青山为母云作子,倒见青山落怀里。
分明七十二芙蓉,汞海卧秋扶不起。
满堂雨气飒欲流,隔帘绿树啼春鸠。
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
徐氏云山图
老夫发墨为白云,忽看一幛千氤氲。
徐卿新堂虚北壁,谁谓不堪持赠君。
青山为母云作子,倒见青山落怀里。
分明七十二芙蓉,汞海卧秋扶不起。
满堂雨气飒欲流,隔帘绿树啼春鸠。
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
【注释】:
徐氏云山图:即《画云诗》。徐氏:指唐代诗人徐凝。
墨为白云:用笔墨描绘出白云的形状。
忽看一幛(zhàng)千氤氲(yin yún):忽然看到一幅幅连绵不断、变化多端的白云画面。
徐卿新堂:指徐凝的堂名。
虚北壁:放在厅堂北面。
持赠君:赠送给友人。
青山为母云作子:形容青山像母亲的怀抱一样包容着云雾。
七十二芙蓉:形容朵朵荷花。
汞海:比喻湖面。
寒波不动,秋风微凉:意思是说湖水波澜不生,秋风也变得凉爽起来。
雨气飒欲流:飒飒的雨声好像要流下来一般。
隔帘绿树啼春鸠(jiū):隔着帘子的绿色树木上传来鸟儿的叫声。
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白云在天上飘荡,就像家人在身边一样亲切;它并不依靠险峻的太行山来高歌远游。
【赏析】:
《徐氏云山图》是唐代大诗人徐凝的作品,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共八句,通过写白云的变幻多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首联“老夫发墨为白云,忽看一幛千氤氲”,描写了诗人用笔墨描绘出一幅幅连绵不断、变化多端的白云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白云的形态和变化。
颔联“徐卿新堂虚北壁,谁谓不堪持赠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友谊深厚的赞赏之情。
颈联“青山为母云作子,倒见青山落怀里”进一步描绘了白云与青山之间的亲密关系,白云仿佛是青山的母亲,而青山则像是白云的孩子,它们互相依偎、互相呵护。
接下来四句“分明七十二芙蓉,汞海卧秋扶不起”,“满堂雨气飒欲流,隔帘绿树啼春鸠”,则是通过对湖面、雨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尾联“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认为大自然中的白云就像家人一样亲近,不需要依赖太行山来高歌远游,而是可以在自己的家园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以云为主题,通过对云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和地位,而是要在自己的家园中自由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