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鼓沿街竞晓晨,仙幡彩仗引芒神。
城头画角吹残雪,水面红楼占早春。
弦管独喧歌舞处,绮罗争踏冶游尘。
他乡乐事同杯酒,醉里还惊客思新。
诗句注释:
- 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位于赣州市区北部。
- 闹鼓:热闹的鼓声。
- 仙幡彩仗:指装饰华丽的旗帜和仪仗队。
- 芒神:一种祭祀用的草,常在节日或庆典时焚烧。
- 城头:城墙之上。
-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的号角,此处泛指军号。
- 绮罗:华丽的丝绸。
- 冶游:游玩娱乐。
- 他乡:指非自己的家乡。
- 杯酌(zhuò):酒杯。
- 客思新:客人对新事物的思念。
译文:
清晨时分,虔州的街道上响起了喧闹的鼓声,人们争先恐后地观看着仙幡彩仗引领的芒神。
城头上的军号吹响了,宣告冬天结束,残雪被吹散。
水面上的红楼早早就开放了,迎接春天的到来。
弦管音乐在歌舞场所独自奏响,人们纷纷踏着华丽丝绸的足音去游玩嬉戏。
他乡的人们也乐在其中,同饮一杯美酒,但醉眼朦胧中却惊觉自己已经远离故乡,新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赏析:
此诗描绘了虔州春日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首句“闹鼓沿街竞晓晨”开篇便用“闹”字形容鼓声,生动地表现了早晨城市开始活动的情景。接着“仙幡彩仗引芒神”则具体描述了人们在晨曦中观看各种宗教仪式和节日游行的情况,充满了神秘和喜庆的气氛。
次句“城头画角吹残雪”进一步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画角的声音似乎在宣告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残雪”与“画角”相结合,给人以时间和季节变换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观察力。
第三句“水面红楼占早春”,将读者的视线转移到了城市的水域之上。红楼的出现不仅点缀了早春的景色,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春天画面。
最后两句“弦管独喧歌舞处,绮罗争踏冶游尘”,转向了城中的游乐场所。诗中的“独喧”和“争踏”分别描绘了歌舞和游人的欢快情景,而“冶游尘”则形象地表达了人群在娱乐活动中留下的痕迹。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让整个场面显得既热闹又生动。
最后一句“他乡乐事同杯酒,醉里还惊客思新”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享受着当地的欢乐,并在酒精的作用下对家乡的思念变得越发强烈。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显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