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湖波稳,乾坤自混茫。
烟霜弥四泽,水气隐三光。
尽日闻渔鼓,高云辨雁行。
孤舟兼晚岁,去路总他乡。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腊月湖波稳” - “腊月”指的是农历腊月,即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在这里,腊月通常意味着天气较冷,湖水可能因为低温而显得更加稳定。
  2. “乾坤自混茫” - “乾坤”指天地,也常用于形容宇宙或大自然。”混茫”则表示混沌未开的状态,这里描绘出一种天地广阔、混沌无边际的景象。
  3. “烟霜弥四泽,水气隐三光” - “烟霜”是指雾和霜,覆盖在湖面上形成美丽的景观。”弥四泽”意味着这种景象遍布整个湖泊,包括周围的水域。”水气隐三光”中的“三光”通常指日光、月光和星光,这里用来形容水汽遮蔽了部分阳光和月光,使天空显得更为昏暗。
  4. “尽日闻渔鼓,高云辨雁行” - “尽日”指整天的时间。”渔鼓”是一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渔民常用来捕鱼时伴奏。这里的描述传达出了渔民在湖上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使用渔鼓作为劳动工具的场景。”高云辨雁行”描述了大雁在空中排列成线飞行的景象,通过”高云”可以辨认出这些迁徙的鸟群。
  5. “孤舟兼晚岁,去路总他乡” - “孤舟”指的是孤单的小舟,这里用来象征孤独或旅行者的身份。”兼晚岁”意味着同时承受着晚年的孤独或寂寞。”去路总他乡”意味着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或社会,暗示人生的旅途充满未知和挑战。

译文

腊月时分湖面宁静,天地浑然一体。
湖上的雾霜弥漫四周,水汽遮掩了太阳和月亮的光芒。
一整天都能听到渔民敲打渔鼓的声音,高高的云层中可以辨别出大雁的飞行路线。
孤单的小舟承载着晚年的孤独,离开的道路总是通往远方的不同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日巢湖的自然景观以及渔民的生活状态。诗中的“乾坤自混茫”和“烟霜弥四泽”两句通过描绘天地广阔和湖面雾霜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诗人通过“水气隐三光”和“高云辨雁行”两句,利用自然现象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流逝,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两句“孤舟兼晚岁,去路总他乡”,深刻地反映了人生旅程中的孤独和离别之痛。通过对孤舟和去路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无法逃避生命的旅程和时间的流逝,这既是对生命本质的沉思,也是对人类共同经历的一种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和人文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个体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和孤独,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