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卧知交绝,寻僧出野行。
岸花纷委露,溪竹半侵萍。
力倦逢人歇,林昏到寺明。
小桥斜处立,波与夕阳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久卧知交已断绝,我出城郊去远游。岸边的花儿纷纷飘落露水,溪边的竹子大半被浮萍遮掩。力倦逢人休息,树林黄昏才到寺庙。小桥斜处立,夕阳西下与江平。
注释:①“久卧”二句:《世说新语》载:谢太傅问诸子侄辈“子弟亦何预人事?”诸人莫有言者。道韫答曰:“但当令高士居之。” 谢安听后大为高兴。这里化用其意,以谢道韫自况,表示自己虽隐居不问世事,而仍怀高洁之志。②“岸花”句:《楚辞·九歌·湘君》:“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秋日的岸边景色:岸上的花朵纷乱地飘散着露珠,溪边的竹影半遮着浮萍。③“力倦”二句:诗人因力尽而遇熟人歇脚,林昏时来到寺庙前。④“小桥”二句:《晋书·王恭传》记载:王恭夜至人家投宿,主人未眠,闻门外有车马声,出门看之,却是王恭的车马。这两句写诗人在傍晚时分遇到一个骑马的人。⑤“小桥”句:《世说新语》:“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捉右军手曰:‘汝似好乘我马。’右军答曰:‘安卿尚可作奴隶,郎君天下无措骑奴。’”这两句写诗人在傍晚时分见到一个骑马的人。⑥“波与”三句:诗人在傍晚时分经过一片稻田,只见夕阳西下,水面上与夕阳相平。这几句是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经过一片稻田,只见夕阳西下,水面上与夕阳相平,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