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
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着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
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
- 注解与解析:
- 国家灭亡:指南宋灭亡。
- 不废君臣义:即便在国家灭亡的情况下,也不放弃君臣之间的道义。
- 莫道祥兴是靖康:不要说是因为祥兴而恢复的宋朝(靖康之难)。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南宋君臣在国家危亡时坚守道义的赞美和坚持,即使面对外敌入侵也绝不屈服。
- 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着宋冠裳。
- 注解与解析:
- 奔走:逃亡或逃避。
- 耻随燕道路:以跟随金朝为耻,不愿意成为敌人的一部分。
- 死生惟着宋冠裳:生死都穿着宋朝的服饰。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政权的忠诚和对民族尊严的重视,宁愿死也不背叛自己的国家。
-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
- 注解与解析:
- 天南星斗:比喻南宋朝廷的残余势力。
- 空沦落:形容南宋的残余势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和影响力。
- 水底鱼龙:比喻那些仍想有所作为但力量不足的人或事。
- 欲奋扬:想要振作起来。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南宋末年政治形势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仍有抱负却未能实现的人的同情。
- 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 注解与解析:
- 此恨:指对过去的遗憾和未尽的事业。
- 到今犹不极:直到今日仍未结束。
- 厓山:南宋最后抵抗的地方,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潮州市。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成收复失地、实现统一大业的深深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哀叹。
整体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南宋遗民对亡国之痛、对故土之思的诗歌。诗中的“国亡不废君臣义”体现了对国家存亡的无畏和坚守,而“奔走耻随燕道路”则展示了诗人对民族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敌人的深恶痛绝。此外,“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描绘了南宋末年的局势,同时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