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行在日南迁,虏骑长驱百万鞭。
潮海有灵翻佑贱,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
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扫腥膻。

【注解】

南迁:指宋室南渡。

潮海:潮州,今广东潮州市。

和戎策:和议政策。

宗社:本指宗庙社稷,这里泛指国家。

须雪耻:必须洗刷耻辱。

【赏析】

《厓山大忠祠二首》,是南宋末代诗人谢翱的作品,作者于宋亡后漂泊江南,曾为文以纪念民族英雄岳飞、张世杰、陆秀夫等,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其中第二首是一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际,仍不忘收复失地、雪洗国耻的壮烈情怀。

“宋家行在日南迁,虏骑长驱百万鞭。” 宋朝灭亡后,皇帝南迁到南方,金军骑兵一路长驱南下,势如破竹。

“潮海有灵翻佑贱,江流非堑枉称天。” 潮水之灵保佑我弱小的国家,长江之水虽不是天然防御工事,但也能称为天险。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时刻的感慨,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复兴的美好愿望。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 朝廷中还有人怀念抗金的旧事,国家对士子有深厚的恩德。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决策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