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
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
将星堕空化为土,炼石心劳竟何补。
侯归上天多旧伍,羽为前驱飞后拒。
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注释】:

  •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

  • “五丈原”即“定军山”,在今湖北襄阳附近。这里指诸葛亮在五丈原的屯兵之地。

  • 鼓:古代用皮革蒙鼓面制成的打击乐器。

  • 魏人:指魏国的人或魏国的军队。

  • 畏蜀:害怕蜀。

  • 蜀:三国中蜀汉的简称。

  • 蜀人:《三国志》中说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

  • 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

  • “营门”:指军营的门。

  • 开:打开。

  • 呼者:呼唤的人,此处应为守卫的士兵。

  • 怒:生气,愤怒。

  • 挥戈指天:挥舞武器指着天空(表示不满)。

  • 天宇:天的边际,引申为天下、国家。

  • 漏:漏水,比喻时间流逝。

  • 将星堕空化为土,炼石心劳竟何补。

  • “将星”:将军之星。

  • 堕空:坠落虚空。

  • 化为土:化成尘土。

  • 炼石:指炼丹。

  • 心劳:内心费尽心思。

  • 竟何补:究竟有什么补益?

  • 侯归上天多旧伍,羽为前驱飞后拒。

  • 侯归:指刘备死后,刘禅即位,成为蜀汉的国君。

  • 上天:指天上的仙境。

  • 旧伍:指过去的战友。

  • 羽:指刘备的字,即备。

  • 前驱:前面带路的人。

  • 飞后拒:指刘备在临终时嘱咐诸葛亮要保护好自己,不让曹军追上。

  • 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 忠魂:忠诚的魂灵。

  • 不逐:不追随。

  • 降王车:被俘虏的国王的车驾。

  • 英孙:年轻的继承人,指的是刘备的儿子刘禅。

  • 朝烈祖:早晨去拜谒祖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写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春天。当时杜甫流寓四川成都草堂,作此诗来表达对蜀汉英雄诸葛亮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全诗通过描绘诸葛亮在五丈原屯兵之地的情景,以及他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