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山,甄郎高风不可攀,禄山使者封刀还。入东京,见黄盖,帝敕伪官阶下拜。
郑虔贬死王维生,故人独有苏源明。君不见舞象悲啼乐工哭,贼斫工尸分象肉。
青岩山
高耸入云不可攀,甄郎风姿胜仙踪。
禄山使者归刀封,东京黄盖觐帝宠。
译文及注释:
青岩山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其高峻之态令人望而生畏。甄郎(可能指古代的才德之士或理想化的统治者形象)所展现的高洁风范,如同山中清风,让人难以企及。禄山的使者最终归还了他的武器,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而主人公进入东京后,见到了黄盖。在这里,“黄盖”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军旗或者象征性的标志,暗示着主角在这个复杂世界中的角色转变。帝王下敕令,让这位假扮官员的人物在阶下向他下拜,这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虚妄与现实。诗中提到郑虔被贬死,王维则得以幸存。通过对比这两位文人的命运,诗词传达了生死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最后一句“君不见舞象悲啼乐工哭,贼斫工尸分象肉”,更是深刻地描绘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它提醒我们,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难逃被毁灭的命运,而那些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牺牲的人们,他们的悲痛和无奈更显得令人心痛。
赏析:
这首诗以青岩山为背景,通过对甄郎、禄山使者、黄盖等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权谋和变数的朝廷世界。甄郎的高洁风范与禄山使者的回归,以及黄盖的出现,构成了一幅复杂的权力图谱,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虚假与虚幻。郑虔与王维的不同命运,更是凸显了生死无常的主题。而“君不见舞象悲啼乐工哭,贼斫工尸分象肉”这一句,则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残酷与人性的悲哀,让人深感唏嘘。整首诗词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