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谪,天下惜。惜不惜,贬李迪。三字狱,天下服。服不服,杀武穆。
奸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崖州一死差快意,遗恨施郎马前刺。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通过讽刺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第一句“朋党谪,天下惜”,意思是说朋党被贬,天下人都惋惜。这里的“朋党”指的是当时的奸臣,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勾结,陷害忠良,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而“谪”则是指被贬,这里指的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个著名人物或者事件。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奸臣的痛恨。

第二句“惜不惜,贬李迪”,意思是说有些人尽管知道奸臣的危害,却仍然选择支持,甚至为之辩解。这里的“李迪”可能是指某位著名的官员或者是某个历史事件中的受害者。这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即有些人明知故犯,依然选择沉默或辩护。

第三句“三字狱,天下服”,意思是说三字狱(一种古代的审判方式,通常用于惩罚罪行重大的人)使天下人都信服。这里的“三字狱”可能是指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审判活动,结果使得所有人都相信了这次审判的真实性。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精神。

第四句“服不服,杀武穆”,意思是说如果不相信三字狱,就杀了武穆(可能是指岳飞)。这里的“武穆”可能是指岳飞,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将,因反对投降派、主张抗金而被杀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奸臣的愤怒和对于正义的渴望。

最后一句“奸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意思是说奸臣们不怕天,他们的议论也毫无分量。这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陷害忠良,甚至无视道德和法律。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愤怒。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于正义和公平的强烈渴望。它启示我们,只有坚持正义、维护法治,才能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历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和理解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