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快行过巷门,巷中皇子心如焚。相臣引入旧班里,我胡为犹在此?
殿头烛影坐者谁?殿帅捽头听诏词。君为臣,臣就国,父子幽明不相白。
湖州义兵翻作殃,身死犹贻谏官谪。济阳冤,冤不极。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

宫中快行过巷门,巷中皇子心如焚。相臣引入旧班里,我胡为犹在此?
殿头烛影坐者谁?殿帅捽头听诏词。君为臣,臣就国,父子幽明不相白。
湖州义兵翻作殃,身死犹贻谏官谪。济阳冤,冤不极。

注释如下:

  • 济阳怨: 指诗人在被贬谪后写下的一首诗。
  • 宫中快行过巷门:皇宫里的人快速走过巷子的门。
  • 巷中皇子心如焚:巷子里的皇子内心非常焦虑和担忧。
  • 相臣引入旧班里:宰相大臣带人进入旧班。
  • 我胡为犹在此?:为什么我还要在这里呢?
  • 殿头烛影坐者谁:殿头的烛光映照下,坐着的是什么人?
  • 殿帅捽头听诏词:殿帅把头揪住,让那个人听诏书。
  • 君为臣,臣就国:君主是臣子的,臣子就离开国家。
  • 父子幽明不相白:父子之间的关系,在生与死后都不清楚。
  • 湖州义兵翻作殃:湖州起义的士兵造成的灾难。
  • 身死犹贻谏官谪:即使死了,还被贬为谏官。
  • 济阳冤,冤不极:济阳的冤屈,永远无法解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谪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皇宫中的忙碌景象和巷子中的一个皇子的内心焦虑,展现了当时的宫廷生活和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君臣关系的批判,反映了他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一句“济阳冤,冤不极”更是表达了他对于自己遭遇的深深哀痛和对正义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