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何处客,乍别凤凰台。
为忆三山胜,宁辞百里来。
夕帆过海树,春雪点江梅。
即此堪乘兴,犹如访戴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侧重考查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
首先要注意通读全诗,从题材到人物,从主题到情感,然后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联系诗句体会诗歌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飘飘何处客,乍别凤凰台”,首联起句写飘泊的游子,他不知何方是家,刚刚告别了繁华的京城。这里“飘飘何处客”既点出了诗人的漂泊生涯,又渲染出一种悲凉之感;“乍别凤凰台”既交代了游子离别京城的具体时间,又暗含着诗人对京城的依恋之情。
“为忆三山胜,宁辞百里来?”颔联进一步描绘诗人对京城的眷恋,他之所以冒着严寒千里迢迢来到这金陵京口,是因为这里有他留恋的京城。
“夕帆过海树,春雪点江梅。”颈联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展现了京城的美丽景色。“夕帆”指傍晚的船影,“海树”指岸边的树木,“春雪”指春天飘落的雪花。
“即此堪乘兴,犹如访戴回。”尾联由眼前的景色引发感慨,诗人认为眼前所见的金陵京口风光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就像当年王献之游览名山大川之后归来一样,不禁让人想起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所说的话:“我在这里游览山水之后归来,就像当初在会稽山阴(浙江绍兴)见到戴逵、戴颙兄弟时一样。”
【答案】
【注释】
①戊辰:唐德宗贞元九年。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当时为都城。③凤凰台: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建,故址在今南京市鸡笼山东麓
④三山:指福建福州的鼓山、乌山、于山。⑤百里:指路程很长。⑥夕帆:傍晚的风帆。⑦春雪:春天降下的白雪。⑧戴
:字叔鸾,东晋人,曾任会稽内史。⑨即此:指眼前的景物。⑩乘兴:趁兴致。⑪访戴:访问戴逵、戴
颙兄弟。⑫归:同“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