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能解赠,黄帽与青鞋。
抱是烟霞疾,凄其土木骸。
短藜扶蹇步,芳草动归怀。
谁道缁衣馆,偏怜破砚斋。
黄帽青鞋,烟霞疾苦心间事。
抱石土木骨,步履虽艰志不改。
短藜扶蹇步,归怀动芳草。
缁衣馆何幸,破砚斋偏怜。
谁道缁衣馆,偏怜破砚斋。
清才溢五七,诗名传四方。
白马长安令,投余大隐篇。
封椷遗侧陋,怀袖奉周旋。
岭峤青霞上,关门紫气前。
流沙他日去,稽首著书年。
词人能解赠,黄帽与青鞋。
抱是烟霞疾,凄其土木骸。
短藜扶蹇步,芳草动归怀。
谁道缁衣馆,偏怜破砚斋。
黄帽青鞋,烟霞疾苦心间事。
抱石土木骨,步履虽艰志不改。
短藜扶蹇步,归怀动芳草。
缁衣馆何幸,破砚斋偏怜。
谁道缁衣馆,偏怜破砚斋。
清才溢五七,诗名传四方。
白马长安令,投余大隐篇。
封椷遗侧陋,怀袖奉周旋。
岭峤青霞上,关门紫气前。
流沙他日去,稽首著书年。
【赏析】 《宿山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下迷路投宿山寺的全过程,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前四句写景,以夕阳、长林、皓月为背景,渲染出旷野中的宁静气氛;后四句叙事,通过“迷途”与“唤渡”、“孤寺”“一僧”与“秋宵”“相对”,把一个行旅者遇山寺而忘返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读来令人神怡心旷。 【注释】 1. 旷野:空旷的原野。 2. 长林:茂密的树林。
七夕立秋曾良明见过 圣水烹山茗,玄谈启石亭。 井梧飘一叶,桥鹊度双星。 骨立肝心赤,衣披尔我青。 节期欢聚首,丝管夜同听。 注释: 1. 圣水 - 指的是清冽甘美的泉水。 2. 山茗 - 指山上采摘的茶叶。 3. 玄谈 - 指玄奥深奥的谈话或讨论。 4. 石亭 - 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用作休息或聚会的场所。 5. 井梧 - 井边的梧桐树。 6. 桥鹊 - 桥上的喜鹊。 7. 节期 -
方隐君绍招游芙蓉别业,喜食菠罗蜜,偕何、李诸君同赋玄字韵 高人修社会,洞壑有良缘。 盆荐瓜如蜜,尊开酒似泉。 披襟仍索句,挥麈谩谈玄。 返照寻归路,沧潮一泛船。 注释:高人:高尚的人。修社会:修炼自己的社会。洞壑(hè):山涧深谷。良缘:好缘分。盆荐瓜如蜜:用盆子盛着瓜果像蜜一样甜。尊开酒似泉:尊里的酒就像泉水一样清醇。披襟:解开衣襟。索句:吟诗作文。挥麈(chǔ):拿着拂尘,指悠闲自得的样子
【注释】 逸客:指不羁放达的人。寒溪:寒冷的溪水。九曲:曲折的河流,多指山涧溪流。 苦吟:苦于吟诗作赋。双鬓白:形容头发变白,年老力衰。 清修:指超尘出俗的高洁修行。竹林:此处借指隐士的居处。烟艇:烟雾中飘动的小舟。五湖:泛指太湖等五座大湖。阴:阴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友人赵隐君裘卿时所写的。裘卿是隐居不仕的隐士,诗人对他非常仰慕。全诗通过写访友的情景、谈古论今
【诗句释义】: 1. 摇落:草木凋零,这里比喻世事的变迁。粤江:指广东的珠江,因流经广东省而得名。东,指南方。 2. 苍茫:形容暮色苍茫,天色暗淡。夕照:夕阳西下,日暮时分的阳光。 3. 黄花:菊花,这里指重阳节(九月初九)所开之花。令节:美好的季节。 4. 白发:年老的头发。怯秋风:害怕秋天的寒冷。 5. 万事:世间的一切事务。吾:我。何有:有什么,意谓“无所作为”。 6. 一尊:古代酒器名
诗句: 佐郡承钦命,炎荒有政声。 译文: 作为地方长官,我接受皇帝的命令,在荒凉的边疆治理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注释: 1. 佐郡:指地方官员。2. 承钦命:指接受皇帝的命令。3. 炎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4. 有政声:即取得显著成绩。 诗句二: 祇因惊岁序,难阻忆鲈情。 译文: 只因担心年节的到来会改变这一切,难以阻止自己对故乡鲈鱼味道的思念。 注释: 1. 惊岁序:担心年节的到来。2.
【诗句释义】 1.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古人认为立冬后万物收藏,蛰虫伏藏,是农事准备和休养生息的重要时节。客馆病坐:在客馆病榻上坐着,形容孤独、困顿的状态。 2. 凄凉:寒风呼啸,寒冷刺骨,令人感到凄凉。擗面:用手拍打面部,表示因寒冷而打颤或发抖。 3. 疾病缠身:由于长期患病,导致头发稀疏。丝发短:形容头发稀少。 4. 忧愁与恐惧:因天气寒冷而引起的疾病困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晚月夜游玩的诗,诗人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绘和对渔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丛桂花当发,良宵月正圆",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丛桂花在盛开,月光正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次句"旋沽村店酒,胜赏木兰船",诗人在中秋佳节之时,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买了一些村里的酒,然后乘着一艘木兰船欣赏美丽的夜景。这里的"木兰船"指的是木兰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和相关条件,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访刘公子孟羽”:拜访刘公子孟羽。刘公子孟羽,即刘子玄,南朝梁诗人。孟羽的诗作有《拟行路难》,为乐府旧题,其辞多慷慨悲愤之音。刘子玄是当时文坛上的著名文人,与王籍齐名,并称“二刘”。他的诗作以五言为主。“浊世佳公子,同餐粤峤霞”:在这浑浊的世界,你是一位杰出的公子
冬日闲步龟山晚过虚白斋遇慧上人寻幽扶竹仗,徐步白云端。 译文:寻找幽静之处扶持着竹子做的杖,缓缓地行走在云端之上。 注释: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扶:扶持。杖:指竹子做的手杖。徐步:慢慢地步行。白云端: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洁白如云。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冬日的夜晚,沿着山路寻找一处幽静之地,然后扶着竹子做的手杖,缓缓地行走在云端之上,仿佛与世隔绝,只与天上的白云为伴
【注释】: 一轺南去日,衔命出西京。 山驿占星候,江帆带月行。 闲居潘赋乐,奉使陆装轻。 彩服来须早,金门待长卿。 【赏析】: 《送邵太学使江南因归省觐》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交代了送别的背景;二、三两句写旅途中的景色;四、五两句写自己对友人的嘱托和安慰;最后两句写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这首诗语言简炼,情感真挚,意境清雅,韵味无穷
诗句释义 1 少年游上国,名冠鲁诸生。 - “游上国”:指的是年轻的游历在京城。 - “名冠鲁诸生”:意味着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当地的学生。 2. 惜此三春别,飘然万里行。 - “三春”:通常指农历新年后的三个月。这里可能是指春天。 - “飘然万里行”:形容李上舍离开家乡时的心情。 3. 承欢怀彩服,奏赋望金茎。 - “承欢”:可能指的是侍奉父母或者长辈时的情景。 - “彩服”:华丽的衣服
这首诗是诗人在丁丑年除夕夜所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注释。 第一句:“爆竹京台夕,浮生客似星。” - 爆竹:指春节时放鞭炮以驱邪迎新。 - 京台:指京城中的高台或楼观。 - 浮生:比喻短暂的人生。 - 客似星:比喻漂泊在外的人如同繁星一般多而不定。 第二句:“风尘怜马走,天地寄鸿冥。” - 风尘:形容旅途中的尘土飞扬。 - 马走
注释: 白马长安令,投余大隐篇。 白马是指唐朝的名将李光弼,他在长安(今西安)担任白马令,而我则是他的诗友,我们相互欣赏彼此的诗歌作品。 封椷遗侧陋,怀袖奉周旋。 我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这首诗寄给了李明府,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仰之情。 岭峤青霞上,关门紫气前。 描述了诗人站在山脚下,远眺山顶,只见山峰之上飘浮着淡淡的白云,仿佛是青色的霞光;在山下,关隘的紫色烟雾弥漫在前,显得神秘而庄重。 流沙他日去
诗句解读 1 吴下医名大,人推鲍太玄:这句话中的“吴下医名大”指的是在吴地(即今天的江苏一带)医学的名声非常大。而“人推鲍太玄”则是指人们普遍推崇的医生是“鲍太玄”,这里可能是指一位著名的医生或者医学家的名字,这里的“太玄”可能是对这位医生或医学家的尊称。 2. 家声千卷在,儒业一经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的家族声望和学问都保存在书籍中,他的医术和学问都得到了传承
【解析】 “沧波秋色远,一苇渡江东”意为:辽阔的秋水与远方的苍茫相接,一条苇筏渡过了长江。这两句是写送别的场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以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一苇渡江东”一句中“沧”字用得很妙,既写出了秋天江水之沧凉,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惆怅。这两句诗,从空间上描写出送别的地点,从时间上描写出送别的季节,从情感上渲染出送别的气氛,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