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仍南渡,拈花自北归。
紫衣看独往,白社又相违。
江练春题句,山垆夜掩扉。
思君何处梦,遥傍楚天飞。

【注释】:

折柳仍南渡:在江边折下杨柳枝。

拈花自北归:手拿鲜花从北方归来。

紫衣看独往:穿着紫色官服,独自离去。

白社又相违:与友人聚会时又分离。

江练春题句:春日里江边洗衣的妇女挥动着细长的丝线。

山垆夜掩扉:山里的土炉夜晚关闭着门。

思君何处梦:思念远方的人,在梦中寻找他的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柳、花、衣、社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送别图。

首联“折柳仍南渡,拈花自北归”,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在江边折下柳枝,象征着离别;手拿鲜花从北方归来,象征着重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又展示了离别时的浪漫氛围。

颔联“紫衣看独往,白社又相违”,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诗人身着紫色官服,独自离去。而友人则因故未能相聚,只能相违于白社之中。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展示了离别时的无奈之态。

颈联“江练春题句,山垆夜掩扉”,通过描写江边洗衣妇女的纤长丝线和山间土炉的温暖,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宁静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抒发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尾联“思君何处梦,遥傍楚天飞”,诗人以“思君”和“梦”为关键词,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而“遥傍楚天飞”则将思念之情化作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在遥远的地方仰望天空,寻找着那熟悉的身影。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内涵,让人在品味的同时,也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