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钱唐,忍负却、莺年燕岁。看几度、湖流微涨,山云低坠。帘卷更添眉上恨,酒阑都化心头泪。唤桃根、闲按竹枝歌,声声脆。
怪万叠,玻璃翠。淘不尽,愁肠胃。任生绡共剪,真珠同缀。古迹漫夸南宋乐,残妆犹爱西施媚。似寒乌、相对语斜阳,无人会。

【注释】

生长钱唐:在唐代,钱塘江一带属杭州,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莺年燕岁:莺年,指春天;燕岁,指夏天或秋天。

看几度:多少次。

湖流微涨:湖水上涨。

山云低坠:山间的云雾低垂。

帘卷更添眉上恨:帘子卷起后,增添了愁思。

酒阑都化心头泪:饮宴结束之后,都化作了泪水。

唤桃根、闲按竹枝歌,声声脆:叫来桃根,让她随便地唱着竹枝词。

万叠:形容层层叠叠,层层堆叠。

玻璃翠:绿色的琉璃瓦。

淘尽:洗涤干净。

愁肠胃:比喻愁苦的心肠。

生绡(shāo):一种丝织品。

真珠:珍珠。

古迹:指西湖的遗迹。

南宋乐:南宋时的乐曲。

残妆犹爱西施媚:依然喜欢当年西施那样的美貌。

寒乌:指黄昏时乌鸦归巢。

斜阳:指夕阳西下。

【译文】

生活在钱塘,却辜负了春天和夏天。看着湖水一次次涨高,山里的云雾低垂下来。卷起帘子增添心中愁绪,饮宴结束化为泪滴如雨。叫来桃根随意唱出竹枝词,一遍又一遍清脆悠扬。

层层叠叠的绿色琉璃瓦映照着湖水,洗涤干净忧愁心肠。像丝织品般柔软的歌声和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的诗句,让人陶醉不已。西湖的遗迹令人陶醉,南宋时的乐曲也让人陶醉。依然喜爱当年西施那般的美貌,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让人心生怜惜。

【赏析】

“生长钱唐”,交代了写作地点,是作者在钱塘(今浙江杭州)生活过的一个时期。“忍负却、莺年燕岁”,诗人感叹自己不能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接着诗人写自己看到西湖景色的变化而引发的感慨。“看几度、湖流微涨,山云低坠。” 意思是说,看着西湖的湖面不断上涨,而远处的山头却逐渐变得低沉起来。这是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也是表达诗人的忧国之情。“帘卷更添眉上恨,酒阑都化心头泪。”两句写自己因为不能欣赏美景而产生的遗憾。“帘卷”是说天气变暖,人们把窗帘拉开,以使室内通风。“眉上恨”是指因看到美丽的西湖而感到遗憾。“酒阑都化心头泪”是指喝完酒后,所有的烦恼都变成了眼泪。“唤桃根、闲按竹枝歌,声声脆。”这两句的意思是叫来桃根,让她随意地唱着竹枝词并唱得非常动听。这里的“竹枝歌”是一种民间歌曲,常常用在饮酒作乐的时候。这里写的是饮酒作乐的场景。“声声脆”表明竹枝歌唱得很好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怪万叠、玻璃翠,淘不尽,愁肠胃。” 意思是奇怪那层层叠叠的玻璃瓦,洗不掉那深深的愁苦之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西湖景色的喜爱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情纠葛。“任生绡共剪,真珠同缀。”这两句的意思是任由那细腻的丝绸和珍珠一样被剪裁在一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丽事物的欣赏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古迹漫夸南宋乐,残妆犹爱西施媚。”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古老的遗迹只是炫耀南宋时期的音乐,而美丽的容颜仍然喜爱当年的西施的妩媚。诗人在这里表示了他对过去时代的怀旧以及对当下时光的感慨。“似寒乌、相对语斜阳,无人会。”这两句的意思是像是寒冷的乌鸦在斜阳下相互交谈,没有人能理解它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孤独寂寞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