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命辞仙阙,绯衣返故乡。
九天持汉节,万里拜夷王。
舟撼波涛壮,旌摇日月光。
遥看诸属国,奔走使车傍。
【注释】
丹:指使者。仙阙:仙境般的宫阙。绯衣:官服。九天:天上。持汉节:手持符节。夷王:朝鲜国王。诸属国:指朝鲜的各郡县。奔走使车傍:指使者在朝鲜的途中,随从者众多、车辆众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文本所作的。岑文本字君然,蒲州汾阴人(今山西万荣),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天宝初,出为淄州刺史,后入为给事中,转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肃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房琯、韦见素等同辅政。代宗即位后,出为河南尹,再转太子詹事。
此诗是作者送张朝使使朝鲜便道还浙时的赠别之作,全诗八句四十字,每句五言,结构谨严,对仗工整,语言流畅,富有音韵美。
首联两句写张朝奉命出使时辞别了朝廷。“丹”是使者的代称,“仙阙”代指朝廷。“绯衣”代称张朝所穿官服,“故乡”即家乡。“九天”指天上,“持汉节”则指持有皇帝赐予的符节。
颔联两句写张朝出使朝鲜。“九天”指天上,“持汉节”则指持有皇帝赐予的符节。“万里”指路途遥远,“拜夷王”则是向朝鲜国王行臣子之礼。
颈联两句写船行途中,波浪澎湃,旌旗飘扬,景象壮阔。“摇”字写出风大浪高;“撼”、“旌”字写出波涛汹涌;“日月光”则写出天空明净,月色皎洁。
末联两句写遥望朝鲜诸郡。“诸属国”泛指朝鲜诸郡县;“奔走使车傍”是说使者随从众多,车辆很多。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出使朝鲜途中的壮美景色和使者张朝的远行情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之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也表现了盛唐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