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曾同慧远游,东林几度漫淹留。
鹤翻露滴松房冷,鹿过苔深竹院幽。
卓锡白云生涧底,步虚明月上峰头。
却从一别清宵话,已悟三生总是浮。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慧远和尚的诗作。

首句“忆昔曾同慧远游”,回忆起与慧远和尚共同游览东林寺的情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慧远和尚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东林几度漫淹留”,描述了与慧远和尚在东林寺多次悠闲地逗留的情景,表现出作者与慧远和尚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三、四句“鹤翻露滴松房冷,鹿过苔深竹院幽”,描绘了东林寺内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氛围。松房中的露水、鹿儿的足迹、苔藓生长的竹林,都是东林寺特有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

第五、六句“卓锡白云生涧底,步虚明月上峰头”,展现了慧远和尚修行的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卓锡指的是僧人挂单于寺院,以表清修;步虚则形容僧人行走时的轻盈飘逸。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慧远和尚高深佛法和清净心境的敬佩。

最后两句“却从一别清宵话,已悟三生总是浮”,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虽然与慧远和尚分别多年,但仍然通过书信或对话交流思想,彼此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同时,作者也领悟到生死轮回的本质,认识到一切皆是虚幻,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赏析:此诗通过对与慧远和尚的交往回忆,以及对东林寺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慧远和尚的尊敬和对佛教修行的敬仰。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心灵自由和解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