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荣众所慕,诘旦趋朝市。
群儿争一饼,得者每自喜。
有时稍失意,懊恼由中起。
岂惟自懊恼,殆辱从兹始。
所以高蹈人,视之如敝屣。
鹿门自躬耕,谷口穷静理。
倦鸟栖茂林,游鱼隐深沚。
终身长避喧,至乐应无比。
【注释】:
- 浮荣:虚有其表、徒有其名的荣耀。
- 诘旦:早晨。
- 群儿:众多的孩子。
- 自喜:自我欣赏。
- 懊恼:烦恼,生气。
- 岂惟:难道只是。
- 高蹈人:高尚的人。
- 敝屣:破旧的鞋子。此处比喻低贱的官位。
- 谷口:地名,今湖北宜城市东南。
- 静理:安静地治理。
- 倦鸟栖茂林:疲倦的鸟儿飞到繁密的树木上栖息。
- 游鱼隐深沚:游动的鱼儿躲到深深的水草中。
- 终身:终生。
- 应无比:应当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借“群儿争一饼”之事抒发感慨,表明自己鄙薄荣华富贵,追求清静无为的理想生活,并以此与那些“高蹈人”相对照,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鄙弃和追求自然淡泊的情趣。全诗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诗人面对众人追逐虚有其表的荣耀,而自己却不屑一顾,宁愿早早退朝,避开尘嚣。颔联写孩子们为了得到一饼而沾沾自喜,一旦失意则懊恼不已,由此可知他们所追求的并非真正值得骄傲的东西。颈联写诗人不仅自己不追求这种虚幻的荣华富贵,甚至对于那些高蹈入仕的人也不放在眼里。尾联则表明自己已经超然于世俗之外,宁愿像鹿门山那样躬耕自守,也不愿像谷口那样静心修养。整首诗通过对孩子们贪求荣华富贵的描写和自己的超然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