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铸剑时,神物从傍泣。
剑成献吴宫,瑞气环椒室。
秘之未及试,崇质长飞逸。
吴伯与干将,徐遭刑戮厄。
始知希世宝,反为祸所及。
古来神武王,靖乱在仁德。
冶铁本精灵,用之亦何益。
虞阶舞干羽,有苗自来格。
【注释】
干将铸剑:春秋时期,楚王得到一把宝剑,请著名工匠欧冶子(即“干将”)打造。
神物:指宝剑。
泣:流泪。
献吴宫:将宝剑献给吴王阖闾。
瑞气环椒室:吴王宫中有吉祥的云气环绕。
秘之未及试:宝剑没有经过试用。
崇质长飞逸:宝剑质量高超,锋利无比。
吴伯与干将:吴王和干将为吴国的灭亡而遭受刑戮。
希世宝:世间少有的宝物。
反为祸所及:却反而招致祸患。
靖乱在仁德:平定叛乱需要仁德。
虞阶舞干羽:虞舜曾在台阶上舞动《韶》、《武》二乐。
有苗自来格:有苗氏从远方来到,主动归顺。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宝剑为主题,歌颂了其精湛绝伦、锋利无比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吴王的哀思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首句“感咏二十首”点明了主题。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对宝剑的描写,表现了它的神奇和不凡品质。第五句“剑成献吴宫”,描绘了宝剑完成之后的情景;第六句“瑞气环椒室”,则表现了宝剑被献给吴王后产生的祥瑞之气。第七句“秘之未及试”,则是说宝剑还未经过实战考验就被埋没了。第八句“崇质长飞逸”,形容了宝剑材质精良,锋利无比,能够轻易地穿透敌人的身体。第九句“吴伯与干将”,则是对吴王和干将的赞美,他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第十句“徐遭刑戮厄”,则是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哀悼。第十一至十二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吴王和干将的哀思之情。最后一句“始知希世宝,反为祸所及”,更是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咏物的特点,又有抒情的成分,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