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招提游,松风半榻收。
灯燃千古暗,法转一轮秋。
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
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

《那山夜宿》

谁向招提游,松风半榻收。

灯燃千古暗,法转一轮秋。

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

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

注释:

  1. 招提:佛教用语,指寺院。
  2. 松风半榻收:意指在夜晚的山林之中,听着松涛的声音,仿佛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
  3. 灯燃千古暗:形容时间之漫长,灯火闪烁,似乎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4. 法转一轮秋:暗示着佛法如秋天一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和轮回,最终达到了圆满的境界。
  5. 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描绘出一幅夜晚的景象,窗外的云影如同洁白的纸张,月光洒在枕头上,显得十分幽静。
  6. 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表达了对于生命轮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林夜宿情景的诗歌,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谁向招提游”,以“招提”作为引子,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教的敬仰之情。接着,“松风半榻收”,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宁静氛围,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颔联“灯燃千古暗,法转一轮秋”,则是对整首诗的主题进行了深化和发展。诗人通过对灯光和时间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生命、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中“法轮常转”的理解。
颈联“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云影、月光等自然元素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尾联“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则将全诗的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对生命的追问,表达了对于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深热爱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