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罕人事,移榻坐柳阴。
清风时复来,为我涤烦襟。
因之步幽径,呼童携素琴。
雅怀当如何,在古亦若今。
留侯善藏用,高风吾所钦。
床头酒已熟,与子且共斟。
古来豪杰士,几人遇知音。
爱此林泉居,吾已投吾簪。
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
【译文】
长夏时节少有人,移榻坐在柳阴下。
清风时来为我涤烦怀,我于是步向幽径去。
因之呼童携素琴,雅怀何在,古亦如此今亦然。
留侯善于藏用才,高风令我钦仰。
床头酒已熟,与你共举杯,饮尽这美酒。
古来豪杰士,几人能遇见知音,爱此林泉居,我已投吾簪。
怀君对明月,情深如江水永流。
【注释】
长夏:夏季初的三、四月份,气候最暖和的时候。罕人事:很少人事活动。
移榻坐柳阴:把坐垫移到柳荫下休息。郭主簿:名不详,郭太之子。郭太(?~182),字文造,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汉末年学者,与孔融友好往来,后避乱荆州,曾为黄承彦所聘教子。
清风时复来,为我涤烦襟:清风不时吹拂,时时为我洗涤烦忧。
因之步幽径,呼童携素琴:就顺着小径走去,呼唤孩子拿上琴弦,准备弹奏。
雅怀当如何,在古亦若今:我心中的雅志应当是怎么样呢? 过去也如同现在一样。
留侯善藏用,高风吾所钦:像留侯张良善于隐藏自己的才能一样,高尚的气节使我敬佩。
床头酒已熟,与子且共斟:床前的酒已经煮好,让我们一起喝。
古来豪杰士,几人遇知音:自古以来的有才能的人,有几个能够遇到理解自己的人呢?
爱此林泉居,吾已投吾簪:喜爱这山水间的隐逸生活,我已经把头上的簪子扔了。
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怀念友人啊对着明亮的月亮,我的情怀就像江水一样深沉。
【赏析】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第一首写诗人在夏日的闲适;第二首写与朋友的相会和饮酒;第三首写隐居山林生活的惬意;第四首写朋友对自己的赏识;第五首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第六首写朋友对自己的思念;第七首写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全诗以“和陶”为题,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交往中的真挚感情,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是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的。这首诗写诗人在夏日的悠闲自得。前两句写诗人夏日的悠闲生活。诗人说,盛夏时节很少有人来访,我就搬到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休息。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了一个清静的环境。第三联中诗人说,偶尔吹来的一阵清风常常给我带来清凉。清风时常吹拂,时时为我洗涤烦忧。这里的“洗烦襟”就是洗涤心灵上的烦恼,也就是清除心中的杂念,让心境变得清净。
接下来诗人就沿着小径漫步,招呼童子带上琴来。这时,诗人的内心十分宁静,他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之中。他感叹自己心中的美好情操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过去也如同现在一样。这里写出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过去和现在没有什么不同。这种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接着诗人又写道,留侯张良善于隐藏自己的才能,高尚的气节使我敬佩。这里的留侯指的是汉初的开国功臣张良,他曾经在刘邦面前故意暴露自己的智谋,使刘邦得以采纳他的计策,从而成就了大业。最后两句说,床上已经备好了酒,我们一起去喝吧!古来有多少有才之士,有几个能够遇到知己啊?这里的知己就是指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才能的人。
最后一句是说,我热爱这山水间的隐居生活,我已经把头上的簪子扔了。这里的“我”指诗人自己。在古代文人中,很多都是喜欢隐居的。他们喜欢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喜欢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他们喜欢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也是喜欢这种生活的。而最后一句“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君”指的就是朋友。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怀念友人啊,对着明亮的月亮,我的情怀就像江水一样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