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犹在臂,何忍遽临歧。
扶荔眼中血,垂杨心里丝。
难凭归马疾,愿得去帆迟。
且自回愁面,今宵有底悲。

【注释】:

录别:离别之际。

何忍遽临歧(lí):怎能忍心在岔路口分手?

扶荔眼中血(fú lì yǎn zhī xuè):眼泪像鲜血一般。扶荔,传说中一种能致人死地的草;眼中血,指眼泪。

垂杨心里丝(chuí yáng lǐ xīn zī):杨柳枝上挂着思念的丝。

难凭归马疾(nán píng guī mǎ jí):难以依靠飞驰的马匹。

愿得去帆迟(yuàn dé qù fāng chí):希望船帆走得慢一些。

回愁面(huí chóu miàn):回想着忧愁的面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写离情别绪。全诗以“泪痕”为线索,从泪水、眼神、柳丝三个方面,层层深入,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不忍分别的深情与依依不舍的情怀,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

“泪痕犹在臂,何忍遽临歧。”起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泪痕”二字,既点出“泪”,又暗含“恨”。“犹在臂”三字,既表明泪水尚未干透,又表明泪水已经干了。这二句是说,离别之时,泪水还没有干,怎忍心匆匆分手呢!

“扶荔眼中血,垂杨心里丝。”次韵两句紧承前韵,用夸张手法来描绘离别时的情景。扶荔,相传为一种能致人死地的草,此处比喻泪水,言泪水如血一般。垂杨,杨柳的一种,其枝柔软而长,古人常借以寄托相思之情。此处以柳喻离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离别之际,眼泪像血一样鲜红,而心中的思念也如柳丝一般绵长。

“难凭归马疾,愿得去帆迟。”第三韵两句,写送行者的急切心情。归马,即送行的马。这匹马飞快地跑着,似乎要一步跨进天涯海角。作者不忍心眼看自己心爱的人被远远地抛在后面,所以希望他不要走得太快。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有一层寓意。

“且自回愁面,今宵有底悲。”结尾两句,以反诘句式作结,表达作者的无限感慨。“愁面”二字,既是实写,又是虚指,意指因离别而产生的愁苦的面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今我只有将愁苦的面容收回来,今夜到底为什么如此悲伤啊!

这首诗的妙处不仅在于它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更在于它善于借助自然景物,把抽象的感情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