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尧时韭,春生百草先。
萧疏依锦石,朝暮漱寒泉。
九节削绿玉,三花淩紫烟。
载歌新野乐,长奉九疑仙。

【注释】

忽见尧时韭:忽然看见尧时的韭菜。

春生百草先:春天到来,草木发芽,最先是韭菜生长。

萧疏依锦石:形容菖蒲叶细长而疏落的样子,仿佛依附在华丽的锦石上。

朝暮漱寒泉:早晚时分,水清如洗。

九节削绿玉:形容菖蒲叶的茎干如同绿玉一样。

三花凌紫烟:形容菖蒲花的香气像紫色烟霭一样。

载歌新野乐:载歌行于田野之上,歌颂新野的快乐。

长奉九疑仙:长久地侍奉九疑山的仙人。

【赏析】

《咏梁幼宁先生庭前菖蒲花》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咏”为题,描绘了菖蒲花的美丽与芳香,赞美了梁幼宁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首句“忽见尧时韭,春生百草先”,开篇便点明了菖蒲花的生长时间——春季。同时,也暗示了它的生长环境——尧时期的韭地,象征着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接下来,“萧疏依锦石,朝暮漱寒泉”两句,诗人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菖蒲花在庭院中的姿态——疏落而有韵律,宛如锦上的玉石,清冷的水珠在其中流淌,如同泉水叮咚。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菖蒲花显得更加生动、美丽。

第三句“九节削绿玉,三花凌紫烟”,进一步描绘了菖蒲花的独特之处——它有九节的茎杆,如同削成的绿玉;其花则似紫烟一般缥缈,令人陶醉。这种夸张的手法,既形象地描绘出菖蒲花的形状,又赋予了它一种神秘而又高贵的气质。

最后一句“载歌新野乐,长奉九疑仙”,则是诗人对于梁幼宁先生的一种赞美。这里的“载歌新野乐”,意味着梁幼宁先生在欣赏菖蒲花的同时,也在歌唱着新野的快乐生活;而“长奉九疑仙”则表达了他对九疑山的崇敬之情,愿意长久地侍奉在那里。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对梁幼宁先生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