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思成鼎日,仿佛见龙髯。
物以先朝重,香从侍女添。
金光浮曲几,烟篆透疏帘。
几度摩挲看,为君长夜淹。
【注释】
斐园席上咏物:在斐园的宴会上吟咏物品。
古宣炉:一种古代的香炉,用来焚烧香料。宣,通“煊”,意思是熏烤。
遥思成鼎日:遥想当年烧炼铜鼎的日子。
仿佛见龙髯:仿佛看到龙须一样的香气从炉中散发出来。
物以先朝重:物品因先代皇帝而珍贵。
香从侍女添:香料被宫女们增添。
金光浮曲几:黄金色的光芒漂浮在曲折的桌子上。
烟篆透疏帘:香烟缭绕穿透了稀疏的窗帘。
为君长夜淹:为了君王的长夜而沉醉。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杜甫所作,当时他在蜀郡(今四川成都)担任司马参军。诗题“咏物”,“咏”就是吟咏、歌咏的意思,也就是诗人对于所吟咏的对象即“物”有所感发而写成诗歌。此诗写的是古宣炉这一物品。古宣炉,又称铜博山炉,是一种用青铜铸成的香炉,有盖无足,呈圆形或方形,口部略大,底平而宽,四周有环耳,用以插箸或执持。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烧香熏衣的。
首句写诗人遥想当年烧炼铜鼎的日子,仿佛看到龙须一样的香气从炉中散发出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铜鼎是贵重的物品,所以它的香气非常浓烈。这里的“物以先朝重,香从侍女添”就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说明和补充,意思是说,因为铜鼎是先代皇帝使用的,所以它的香气非常浓厚;而这种香气又是通过宫女们的增添才变得如此浓郁的。
接下来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铜鼎是贵重的物品,因此它的香气也特别浓烈。这里的“香从侍女添”就是对后一句的具体描写。这里的“物以先朝重”与前面的“遥思成鼎日”相呼应,都是强调铜鼎的贵重;而“香从侍女添”则是指这种香气是通过宫女们增添才变得如此浓郁的。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描绘和补充。其中“金光浮曲几,烟篆透疏帘”是说金光浮现在曲折的桌子上,烟雾缭绕穿透了稀疏的窗帘。这里的“金光”和“烟篆”都是用来形容铜鼎的光泽和纹饰的,它们都体现了铜鼎的美丽和精致。而“透疏帘”则是指烟雾缭绕穿过了稀疏的窗帘,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概括和总结。其中“为君长夜淹”的意思是说,因为这种香气可以陪伴君王度过漫长的夜晚,所以诗人才会一直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这里的“长夜淹”就是对前面两句诗的进一步解释和概括,指的是因为铜鼎的香气可以陪伴君王度过漫长的夜晚,所以诗人才会一直沉醉于其中而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对古宣炉这一物品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先代皇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君王的忠心耿耿。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铜鼎的光泽、纹饰以及烟气缭绕的景象,展现了古宣炉的美丽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