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闲云少定踪,又扶残醉下孤峰。
溪声送客出林远,山色留人当面浓。
脚踏罡风临下界,心随宝月挂长松。
他时纵托游仙梦,知在霜林几夜钟。

【诗句解释】

野鹤闲云少定踪,又扶残醉下孤峰。

溪声送客出林远,山色留人当面浓。

脚踏罡风临下界,心随宝月挂长松。

他时纵托游仙梦,知在霜林几夜钟。

【注释】

  1. 西樵:山名,在广东。
  2.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气。
  3. 扶:扶着,指支撑着身体。
  4. 孤峰:孤独而高大的山峰。
  5. 溪声:溪水的流动声。
  6. 罡风:旋风。
  7. 宝月:明亮的月光。
  8. 长松:高高的松树。
  9. 游仙:指仙人遨游天地间的幻想。
  10. 霜林:霜冻的树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诗人以“西樵”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而又略带凄凉的自然风景画。
    首联“野鹤闲云少定踪,又扶残醉下孤峰。”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面。“野鹤闲云”象征着自然的恬静与自由,而“少定踪”则表达了一种无法把握或无法预测的无奈感。接着,“又扶残醉下孤峰”,则是对这种无奈感的进一步强调。这里的“残醉”意味着诗人已经有些醉意,但仍然坚持要独自攀登山峰,这既表现了他的坚韧不拔,也透露出他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溪声送客出林远,山色留人当面浓”。这是诗人对前面两句的具体描绘。溪水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它不断地将诗人从树林中带出,让他能够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而山色则仿佛是大自然的屏障,它静静地守护着诗人,使得他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山色”不仅指山的颜色,还可能包含了山的情感色彩,使整句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颈联“脚踏罡风临下界,心随宝月挂长松。”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脚下罡风”暗示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并没有被打败,而是勇敢地面对。而“心随宝月挂长松”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宝月高悬于天,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而长松则代表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尾联“他时纵托游仙梦,知在霜林几夜钟”。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仙人,游历四方。然而,他也明白这样的梦想并非易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因此,他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在的每一个瞬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意象也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