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毛天畔信孤翩,曾听娵隅一语传。
赤羽近徵辽海戍,碧幢新护汉楼船。
明霞夜发奚囊草,白雪春生相府莲。
行矣从今作舟楫,不须仍赠绕朝鞭。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以下是逐句释义:

次韵答汪士元参军时士元方奉檄备舟江北以济援辽之师
凤毛天畔信孤翩,曾听娵隅一语传。
赤羽近征辽海戍,碧幢新护汉楼船。
明霞夜发奚囊草,白雪春生相府莲。
行矣从今作舟楫,不须仍赠绕朝鞭。

注释:

  1. 凤毛天畔信孤翩 - “凤毛”比喻人才杰出,“天畔”形容其高远,“信孤翩”形容人或事独立而美丽。
  2. 曾听娵隅一语传 - “娵隅”指妇女,“一语传”表示某件事情被传达或告知。
  3. 赤羽近征辽海戍 - “赤羽”可能是指军队的颜色,“近征辽海戍”意味着军队正在向辽海方向进发。
  4. 碧幢新护汉楼船 - “碧幢”可能是某种旗帜或标志,“新护汉楼船”指的是新的船只保护着汉地的军事基地。
  5. 明霞夜发奚囊草 - “明霞”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夜发奚囊草”表示在夜晚出发了某种物品。
  6. 白雪春生相府莲 - “白雪”可能是指雪白的衣裳或者雪花,“春生相府莲”暗示春天里在宰相府中盛开的莲花。
  7. 行矣从今作舟楫 - “行矣”表示开始行动,“从今作舟楫”意味着从此以后将从事航海或航行。
  8. 不须仍赠绕朝鞭 - “仍赠绕朝鞭”意味着不需要再次赠送绕朝鞭,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讽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汪士元应征入伍,准备前往辽海地区进行军事支援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即将开始的征途的期待与自豪,同时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通过描绘出征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未来的积极展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展示了当时国家形势下的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