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危跨壑,破屋幸依山。
避地人相过,朝天客未还。
麝眠春草外,猿挂古松间。
寂寞南窗月,残书亦久闲。

【赏析】

《题马文壁画二首》,这是杜甫的诗作。此诗写自己避乱南行,在途中所见到的景象以及内心感受。

首句“小桥危跨壑”,点明自己行走的环境:是一条险峻的小溪,两岸是高高的山岭。“小桥”二字,既写出了地势之险,又暗示着自己此行的艰辛。

次句“破屋幸依山”。这句中“幸”字用得很巧妙,它表明诗人虽然身处破屋之中,但仍然庆幸能依山而建。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三、四句写沿途所见之人:他们纷纷避地他乡,有的朝天(即朝见天子),有的则未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的现实生活的感慨。

五、六句写诗人所遇之事:麝鼠躲在春草之外,猿猴挂在古松之间。这些描写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所遇到的种种景象。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

最后两句“寂寞南窗月,残书亦久闲。”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独自面对月光的情景。这里的“寂寞南窗月”,不仅描绘了诗人孤独无援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叹。而“残书亦久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学问的追求。这两句诗虽然简单,但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注解】

小桥危跨壑:小桥——指作者途中所遇之桥,可能是一座简陋的小木桥或石桥。危—危险,指这座桥位于峭壁之上,非常危险。

破屋幸依山:破旧的房屋——指的是杜甫在逃难途中所遇到的一处废弃的小屋,可能是因为战争等原因而废弃的。幸依山——幸运地依傍着高山。

避地人相过:避地——避开战乱的地方,这里指杜甫所在的地方。相过——相互来往。指当地百姓主动前来探望杜甫。

朝天客未还:朝天——朝见皇帝的意思。客——指杜甫本人。未还——没有回来。这里可能是指杜甫尚未回到故乡。

麝眠春草外,猿挂古松间:麝——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动物。眠春草外——形容麝鼠在春天里悠闲地躺在外面。猿挂古松间——形容猿猴挂在古松树上,悠然自得。

寂寞南窗月,残书亦久闲:寂寞—孤独,冷清。南窗月—形容夜晚时分的南窗下明亮的月光。残书亦久闲—指杜甫长时间以来都在阅读古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

赏析:“小桥危跨壑,破屋幸依山。” 前两句写自己行走的环境及所遇之事。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既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避地人相过,朝天客未还。” 后两句写沿途所见之人及所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人们的同情和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的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这也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背景。

接下来的两句“麝眠春草外,猿挂古松间。” 继续描绘了诗人所遇之事:麝鼠和猿猴分别在春草和古松之间悠然自得地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这两句诗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所遇到的种种景象。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

最后两句“寂寞南窗月,残书亦久闲。” 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独自面对月亮的情景。这里的“寂寞南窗月”,不仅描绘了诗人孤独无援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叹。而“残书亦久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学问的追求。这两句诗虽然简单,但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