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归来亦已迟,庭松此日定回枝。
山中结社无灵运,海上留衣有退之。
鹤去云霄随锡杖,龙收风雨入军持。
西湖若见方舟老,为说三生梦里诗。
【注释】
《次韵送愚上人归越中》,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律。此诗首联写送别,二、三联分别写送别的场景和内容。尾联以“西湖”代指杭州,暗用典故。
次韵:即应和他人的诗而作的诗。
方舟:船名。
长老:指僧人。
天界归来亦已迟:天上回来(指神仙)也已经很晚了。
庭松此日定回枝:庭中的松树今天一定会长出新枝,因为松树耐寒耐旱,四季常青,所以有“松柏之后凋”的说法。
山中:指山林。
结社:结成团体。
灵运:东晋文学家、画家,字灵秀,号靖节先生,世称“王右军”。
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
鹤去云霄随锡杖:鹤飞到高空与僧人的锡杖(拐杖)一起飘浮。
龙收风雨入军持:风起时,龙会收起雨云;雨止时,龙又会张开雨云。这里借喻风雨,比喻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测。
西湖若见方舟老:如果西湖上的方舟老和尚见到了这首诗,一定会对作者的诗句表示赞赏。
【赏析】
苏轼在这首诗中有两处写到“舟”,其一是指船,其二则是泛指一切能载人行旅的交通工具。诗的前四句写苏轼送愚上人归越中的情景。首句“天界归来亦已迟”是说从天界返回人间也很迟缓。后三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庭松此日定回枝”“山中结社无灵运”“海上留衣有退之”。这两句写松树在庭院中生长得很好,而且还能结出果实,这是说松树生命力强。“山中结社无灵运”中的“灵运”是东晋文学家、画家,他的书法、绘画都很有名气,这里说他在山上结社,没有像他一样有才华的人。“海上留衣有退之”,这里的“退之”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曾担任过国子祭酒,后来辞官隐居于广东潮州,所以这里说他在海船上留下了自己的衣物。最后两句写西湖上看到方舟老和尚一定会为苏轼的诗所感动,一定会对苏轼表示赞赏。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是写得并不平淡无奇,而是很有情趣。全诗充满了诗意,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特别是结尾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境地,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此外,诗歌还融入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和追求。整首诗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