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饮乌龙泉,为爱乌龙井。
不辞登降劳,迢迢越南岭。
石散驼马群,树结龙蛇瘿。
遂坐泉上亭,聊以观我影。
岁久科斗灭,朝塞辘轳静。
徘徊不忍去,胜处心已领。
有约待春深,携客来煮茗。

【注释】乌龙井: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九曲溪畔。乌龙:即乌龙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泉:指泉水。为爱:因为喜爱。不辞:不怕。迢迢:遥远的样子。石散:石头散开。驼马群:驮运货物的马群。树结龙蛇瘿:树木上结满了像龙一样的瘤。遂坐:于是坐了下来。泉上亭:在泉边的亭子。聊以观我影:姑且用来观赏自己影子的形状。科斗:古文中指文字、图象。朝塞辘轳(lu lu):早晨关闭了吊水桶。悠悠:形容时间很长。徘徊:犹豫不决。心已领:已经领受。胜处:好的地方。有约:有人约定。待春深:等到春天来临。煮茗(míng):煮茶。

【赏析】此诗是一首记游诗。诗人于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任建安(今福建建瓯)县尉时,曾游览过乌龙井,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描写了乌龙井的美丽景色和它给作者带来的愉悦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首句“曾饮乌龙泉,为爱乌龙井”点出了诗人与乌龙井的深厚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乌龙井的喜爱。接下来“不辞登降劳,迢迢越南岭”,诗人不顾劳累,跋山涉水,来到乌龙井边,欣赏它的美景。“石散驼马群,树结龙蛇瘿”,诗人看到了石头散开,驮载马群;树结如龙蛇般巨大的瘤子。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兴奋。

第三句“遂坐泉上亭,聊以观我影”表明了诗人坐在泉上亭里,观赏自己的影子,这是对前面景物描写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第四句“岁久科斗灭,朝塞辘轳静”,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科斗字迹逐渐消失,吊水桶也被封闭起来,只留下宁静的环境。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沉溺其中,而是继续前进。

第五句“徘徊不忍去,胜处心已领”表明了诗人对于美景依依不舍的心情。第六句“有约待春深,携客来煮茗”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品尝乌龙茶的情景。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也体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这首诗通过对乌龙井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