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翁随白鸥,白鸥亦不惊。千金散如土,身与白鸥轻。
问翁甲子翁但笑,人间岂识女期生。祖龙一别阜乡晚,已见六鳌脊腐三山倾。
天空潮落夜如水,月色下照珠宫明。麻姑到家急汛扫桃核,酌酒为劝王方平。

【注释】海翁:诗人自喻。随:随着。白鸥:指海鸥,这里泛指自由自在的鸟儿。亦不惊:不吃惊。千金散如土:指富贵荣华如同尘土一样容易消散。身与白鸥轻:比喻自己像海鸥那样轻松自在。问翁甲子(六十岁为一甲子):以六十年为一周期。笑:嘲笑。祖龙:秦始皇的尊号。一别:分别。阜乡:指秦朝的国都咸阳。六鳌脊腐三山倾: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灭亡。鳌脊腐:传说中巨鳌背负着山,脊上的泥土腐烂后山就会塌掉。三山:《山海经》记载:“东海之内方三百里,有神山名曰蓬莱,安期生得仙道于此。”《列子》:“海上之人有好沤(音‘欧’)者,每次入水数十丈,而未尝知人之所乘也。”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此诗是李白自比海翁的咏史之作。

前两句写海翁随白鸥,白鸥亦不惊。“随”与“亦惊”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海翁随遇而安、洒脱自如的个性特征;“千金散如土”、“身与白鸥轻”则进一步揭示了海翁对功名利禄的看破,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高洁人格的志趣;“问翁甲子翁但笑”,“人间岂识女期”,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时局变幻、人事沧桑的深刻体悟,又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和无奈;“祖龙一别阜乡晚,已见六鳌脊腐三山倾”,这是诗人对秦王朝兴衰成败的总结和概括,也是诗人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天空潮落夜如水,月色下照珠宫明”,这两句以景传情,通过月光照耀下的珠宫来象征盛世之景,同时寄托了诗人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守信念的高尚情操。

第三句“麻姑到家急汛扫桃核,酌酒为劝王方平”,这是一首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据说麻姑是东晋道教人物许逊的妻子,她曾修炼成仙,居住在蓬莱仙境。而李白在这里借麻姑的形象来赞美海翁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已见六鳌背脊腐三山倾”,这是对秦王朝灭亡的预言。诗人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和对于社会变革的深切期待。同时,这两句也蕴含着诗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他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实现繁荣富强,人民能够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