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城中有地尽蓬蒿,城下何人种禾黍。
夜闻《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
【译文】
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城中有地尽蓬蒿,城下何人种禾黍。
夜闻《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
注释:
- 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北风吹破了皮肤(指战乱),胡人的军队凶猛而有利。汉朝的将军们驱使人们去死(指被征发去征战)。
- 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男子四处奔走,女子在家中哭喊,长安城内十天没有开放城门。
-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夜晚潜入南山忍受着与老虎搏斗,虽然路途遥远但仍然跟随军队去捕捉敌人。
- 城中有地尽蓬蒿,城下何人种禾黍:城里的土地已经长满了蓬蒿,城下的人是谁在种庄稼呢?
- 夜闻《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夜间听到《董逃》这首歌,心中思念故乡,泪水滂沱而下。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篇以“董逃”为主题,通过写战争、逃亡、思乡三个场景来表现董逃的形象。诗中通过对战争、逃亡、思乡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北风破肉胡兵利”,用北风破肉比喻战争的残酷。胡兵利则形容敌军的强大。这句诗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为后文的逃亡做了铺垫。
诗人描述了战争期间的民众生活。“汉将驱人死胡地”,描绘了汉军将领强迫百姓去战场的情景。“长安十日城门闭”,则表现了长安城的封闭,暗示了战争的严重程度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
诗人转入逃亡的情节。“夜入南山忍冲虎”,描绘了董逃在夜晚进入南山,勇敢地与老虎搏斗的景象。“尚胜迢迢随捕虏”,则表现了他不顾艰难险阻,跟随军队去捕捉敌人的坚强意志。
诗人转向思乡的情感。“城中有地尽蓬蒿,城下何人种禾黍”,描绘了城中荒凉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夜闻《董逃》四面歌”,则表现了董逃在夜晚听到《董逃》的歌曲时的感慨,引发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董逃的描绘,展现了他在战争中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的破坏以及人们对于家园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