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环香冷水风多,步底轻尘衬袜罗。
二十四弦何处奏,又将哀怨托湘娥。

《竹下水仙花》是明代诗人杜琼的一首佳作,其原文如下:

佩环香冷水风多,步底轻尘衬袜罗。
二十四弦何处奏,又将哀怨托湘娥。

译文如下:

佩带香环在微风吹拂中行走,步履之间,轻尘仿佛为袜罗增添了色彩。二十四弦琴声何处传来,又将我的哀怨倾诉给了湘娥。

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午后的闲适生活情景。首句“佩环香冷水风多”便勾勒出了女子身上散发出的淡雅香气和她在微风中漫步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下来,“步底轻尘衬袜罗”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轻盈的步伐以及她所穿的丝袜与脚下踏起的尘埃之间的微妙关系,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诗的后两句“二十四弦何处奏,又将哀怨托湘娥”则是对整首诗情感基调的深化。这里的“二十四弦”很可能指的是古代乐器中的筝,它的声音悠扬而深沉,能够引发人的无限遐思。而“哀怨”二字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郁和哀愁,似乎将这份情绪寄托于湘娥(传说中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之一,传说居住在湖南)的身上。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竹下水仙花》不仅是一首描写女子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表达和艺术美感的作品。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杜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生活气息又不失诗情画意的形象,让读者能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