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琼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赠刘草窗三十韵 河图一画人文现,书画已在羲皇时。 鸟迹科斗又继作,象形取义日以孳。 肖形求贤在商世,书画从兹分两歧。 秦汉画工可指数,笔迹已远不可追。 顾陆张吴后先出,六法尽得夸神奇。 山水金碧到二李,水墨高古归王维。 荆关一律名孔著,忠恕北面称吾师。 后苑副使说董子,用墨浓古皴麻皮。 巨然秀润得正传,王诜宝绘能珍琦。 乃至李唐尤拔萃,次平仿佛无崇庳。 海岳老仙颇奇怪
注释: 1. 幸逢圣世才辈出,且得遍叩容追随。 幸逢:幸运地遇到,指诗人与刘草窗的相遇。 圣世:指太平盛世。 才辈出:才华横溢的人很多。 遍叩:到处寻求。 容:我。 追随:跟随、学习。 2. 友石先生具仙骨,落笔自然超等夷。 友石先生:对友人石某的称呼。 仙骨:形容人品高尚。 超等夷:超越一般人。 3. 葵丘烂熳文鼎润,独醉独数寒林枝。 葵丘:地名,此处指代刘草窗。 烂熳:繁荣昌盛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画赠莫文辉》。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蜀中有士雷济民,天机之精如有神。 远追顾陆得深趣,近于马夏尤相亲。 朅来放浪学司马,足迹还令半天下。 山川奇胜纳胸臆,熔会精神任陶冶。 并刀剪取交州纑,笔洒墨沈翻金壶。 峰峦巀嵲树参错,元气惨淡云模糊。 夔塘险没天地户,神斧中分两崖竖。 八阵深藏神鬼愁,三峡奔流雪涛怒。 朝辞白帝暮江陵,一日经行千里程。 篙工长年假水力,舟中人坐无忧惊
【注释】 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苏子墨:苏轼字子瞻的笔名。 南去不南还,二女啼痕在竹间。——指苏轼与弟苏辙被贬谪岭南途中,妻子王弗死于途中,苏轼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王弗;“重阳”又指重阳节。 亦有富川苏子墨,至今枝叶尚斑斑。——指苏轼在广西任宜州知州时,曾到富川县游览并题诗。“亦有”即“尚有”。 【赏析】 此诗为苏轼在广西任宜州(今宜山)知州时所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苕溪秋高水初落 - 苕溪在秋季时水位较低。 2. 菱花已老菱生角 - 菱叶开始老化,长出了尖刺。 3. 红裙绿髻谁家人 - 描述采菱妇女的装束和颜色。 4. 小艇如梭不停泊 - 形容小船快速移动。 5. 三三两两共采菱 - 描述多个人一起采菱。 6. 纤纤十指寒如冰 - 描写妇女们的手指因寒冷而变白。 7. 不怕指寒并刺损 - 尽管手很冷且有刺伤的风险,也不在意继续采菱。
【注释】 红尘道:尘世的小路。延绿亭:亭名,位于延陵县境内,故址在今江苏武进西南,因地有古树,故名。杳不闻:一点声音也不听到。长林:高大的树林。移树影:树叶在风中摇曳,仿佛树影在移动。苔纹:长着青苔的小径。青藜杖:指隐士使用的拐杖,青是形容其颜色。白练裙:白色裙子,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衣服。寡过末能身易老,此生惟恐负斯文:寡过:没有过错。末能:不能够做到。身易老:身体很快衰老。斯文:指文化、学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选项的分析。此题要求选出“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的解说,考生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先翻译诗句,然后分析其意境、情感、手法等。 (1) 相逢未几即思归,忍听朝来歌《式微》 相逢未几即思归,忍听朝来歌《式微》
《竹下水仙花》是明代诗人杜琼的一首佳作,其原文如下: 佩环香冷水风多,步底轻尘衬袜罗。 二十四弦何处奏,又将哀怨托湘娥。 译文如下: 佩带香环在微风吹拂中行走,步履之间,轻尘仿佛为袜罗增添了色彩。二十四弦琴声何处传来,又将我的哀怨倾诉给了湘娥。 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午后的闲适生活情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白发慵梳不裹巾” - 描述了一个老年人的慵懒,不梳理自己的白发也不裹头巾。关键词“白发”和“慵”都暗示了年老或疲惫的状态。 2. “高斋无语独伤神” - 形容在空旷的高斋中独自坐着,无言以对,深感忧伤。高斋可能象征着高处或清静之地。 3. “忧君谁似监门女” - 对比了忧虑国家大事的人(如诗人)和普通百姓(如监门女),后者可能更直接地面对生活的压力。 4.
注释:竹子上露珠和风梢相接,仿佛连着水乡,多少次我与你相对无言,只能回忆起潇湘的故乡。冷云、流水和斜阳在暮色中交织,一曲清歌断送了我的客肠。 赏析:此诗写诗人与情人离别后相思之苦。首联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露珠、风梢、水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颔联则通过“忆潇湘”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颈联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夕阳图景,寒云、流水、斜阳相映成趣,令人感到凄凉